第6部分 (第1/4页)
津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要往青海赎回刘审礼也是必须得到朝廷的同意,不然朝廷有可能认为刘府家人前往青海是畏罪潜逃,或者与刘审礼密谋好的叛国投敌行为,若被以这样的名义降罪,那是要满门抄斩的,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得到朝廷许可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得到青海一带边军的支持,不然到了两军对峙的前线,弄不好,就要遭遇意外。
这一刻,刘逸心内有些乱,这些事情都不是他所能把握的,刘逸再次有面对现实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为有这样的感觉而感到羞愧。
刘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刚重生到这个世界才没多久,有一大通想法想去实现,但却没想到,在朝中身居高位的父亲,竟然兵败被俘,家族有可能因此蒙难。这后面的事情如何发展,刘逸连一点把握也没有,刘逸只希望父亲能有男儿血性,不降服于吐蕃人就好,不然真的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了
再则,父亲也不要被吐蕃人杀害。
---------------
时间已经接近晌午,大明宫宣政殿内,朝会还在举行,不过此时的大明宫正门丹凤门外,出现了奇怪的一幕。
几个用绳子绑着的人,在骑着马跑到丹凤门外后,即在禁卫的警戒线外下了马,跪了下来,跪在最前面的那个中年人边上一家仆模样的人,还将一份折子呈在头上。
正是刚刚传来在青海兵败身死的大唐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时任洮河道行军副大总管刘审礼的弟弟刘延景,还有刘审礼的三个儿子,自缚着到宫门外请罪来了。
刘延景所呈的这份折子,除对刘审礼兵败被俘自请罪外,还央求皇帝同意他们去青海,将刘审礼赎换回来,让朝廷治罪。
刘逸一行在宫门外刚跪下不久,就有一名宫内人员打扮的人匆匆跑到跪着的几人面前,将那份请罪的折子收了过去,并没说什么,即快步离去。
-----------------
正在皇帝李治准备宣布对兵败的刘审礼处罚决定时,一直在犹豫的吏部侍郎裴行俭站了出来,“陛下,臣有异议!”
“哦?!”看到这些年立下不少战功,并且荐人得当,深受器重的裴行俭站出来表示异议,李治稍稍地愣了一下,“裴爱卿有异议,尽管奏来!”
“陛下,对兵败将领的处置,不能一概而定,对其重责,而是要查明情况再作定论!”裴行俭站到殿前,朗声说道,“仪凤二年,吐蕃寇扶州之临河镇,擒镇将杜孝升,胁迫杜孝升劝降松州都督武居寂,杜孝升固执不从,吐蕃人将其放回后,杜孝升重新集结溃部拒守临河镇,吐蕃一时不能进,当时陛下不是嘉其勇,将其提升为游击将军,如今刘尚书面对优势的吐蕃兵力,力战不降,直到重伤才被俘,如此也是忠勇之举,若刘尚书被俘后拒绝听服于吐蕃人,那未尝不可与杜孝升一样的处置”
“陛下,裴侍郎此言误国,”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济在裴行丛还未说完,即马上站出来,打断了裴行俭的话,“杜孝升只是一介六品的校尉,于战局的进展无关紧要,而刘尚书乃洮河道行军副大总管并前军总管,洮河道行军司马,地位和影响都截然不同,为了督促领兵将领在前方奋勇作战,避免再现大非川和洮河的败绩,一定要给予刘审礼重责,以儆效尤!”
接着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张大安也站出来,“陛下,臣附议,不能再对战败的将领姑息了,奖罚一定要分明!”
“陛下,臣也附议!”太子左庶子、侍中郝处俊也表示同意。
裴行俭还想站出来说什么,但想了一下,又犹豫起来。
李治听了几人所言,也有些犹豫了,正想问问帘后的武则天如何决断,这时一名宫内宦官跑进来,在武则天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并将一份折子呈上来。
武则天打开折子看了看,又轻声招呼李治,“陛下,刘审礼的弟弟还有其三子在宫门外请罪,并请求到青海赎回刘审礼”说着把折子交给李治。
李治接过折子,看了看,眉头稍稍的舒展开来,“各位爱卿,刘审礼从弟将作少匠刘延景,还有刘审礼三子在宫门外请罪,央求朕允许他们到青海赎回刘审礼,回朝谢罪,你们说如何?”
“陛下,臣觉得应该允!”听到这样的消息,裴行俭在第一个站了出来,“臣以为,刘审礼家人如此行为,正是忠义的体现,若能将刘审礼置赎回来,再治其罪,更可以起警示作用,也可查清战事的具体情况!”
“陛下,臣附议!”一直没出声的尚书左仆射刘仁轨,还
《护唐风流小说》 第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