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征西中郎将,汉寿亭侯 (第1/2页)
鹿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袁隗这么问,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刘偃封侯之事,无法抵挡。但是,皇帝你搞了这么大的声势,到底想封刘偃什么侯呢?
若是一下子封刘偃个县侯,就太不符合规矩了。
毕竟,且冻羌只是羌人的一部而已。刘偃之功,也就是能评个亭侯。
但是,话说回来。天子圜丘祭天,数十万众齐呼,这么大的阵势,刘偃只是最终封了个亭侯?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
说到底,袁隗要的,就是要刘偃的封侯之事虎头蛇尾!
然而,刘志的回答,大大出乎了袁隗的预料之外。
刘志道:“朕意已决,封刘偃为汉寿亭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什么?汉寿亭侯?”袁隗惊呼出声,道:“陛下你……你……你……”
“朕怎么了?”刘志笑吟吟地向袁隗看来,道:“袁司空,你以为,朕之所封,有什么不妥吗?”
汉寿亭侯,不过是亭侯而已,当然没有任何不妥。
但问题是,袁隗郁闷啊!
何为汉寿?
“汉朝江山、万寿无疆”!
三十年前,大汉顺帝在位,荆州刺史部的治所移于索县,遂取“汉朝江山、万寿无疆”之意,将索县改为汉寿县。将索县之索亭,改为汉寿亭!
现在,皇帝刘志封刘偃汉寿亭侯,那意思是什么?
瞎子都看得出来:封刘偃为汉寿亭侯,是将刘偃和大汉国运绑在一起的节奏。
这是多么好的彩头?
这是怎样的恩宠?
刘偃乃国之柱石,简在帝心,与国同休!
与此同时,这也让刘偃的亭侯,与一般的亭侯含金量完全不同。刘志祭天封侯,恰如其分,理所应当!
袁隗的谋划,再次成空!
“没……没什么不妥。”袁隗无言以对,心中憋闷至极。
“没什么不妥就好。”刘志再向众军民百姓看来,道:“诸位爱卿,你们以为,刘偃封汉寿亭侯,可有不妥?”
“并无不妥!陛下圣明!”
“我大汉有汉寿亭侯,国运兴旺,国祚绵长!”
“刘偃之功,确实担得上汉寿二字,陛下烛照万里,圣明之至啊!”
……
百姓们再次高声赞同。
刘偃大汉的英雄,今日封侯,而且是意味深长地汉寿亭侯。大家都感到由衷的欣慰。
刘志也心中甚是高兴啊。
“陛下圣明”?自己多长时间没听人们真心实意地说过了?
七年,至少七年啊!
七年内,自己为平羌乱,将朝廷所有官员的俸禄减少了一半,自己卖官鬻爵,自己给百姓们加税,谁会觉得自己圣明?
也只有今天,自己给刘偃封侯之时,满足百姓的期待之时,才再次听到了这久违的称颂!
真是……久违啊!
不过,待刘偃为朕平了羌乱,朕抽出手来,重新收拾山河之时,那真心实意的“圣明”之赞,就又会多起来了吧?
刘志抖擞精神,继续道:“当然了,刘偃立此殊功,不是一个亭侯爵位就可酬之,还有重赏!传朕的旨意,赐刘偃汗血宝马三千匹,以资鼓励!”
这就是处理刘偃那三千匹汗血宝马的手尾了。以后,让任何人不能再以“私藏御马”的理由,弹劾刘偃。
没错,刘志是贪财,那是因为他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每年二十多亿的军费,压得几乎他喘不过气来。
如果这三千匹汗血宝马,能帮助刘偃扫平羌乱,那就能给刘志一年省下二十亿的军费!
一年二十亿,十年就是两百亿!
相对而言,这三千匹汗血宝马,算个毛线啊!
对,传说中,汗血宝马得用等重的金马去换。但是,换上个五六匹有可能。三千匹,怎么可能?大汉所有黄金加一起都没那么多。
物以稀为贵!
汗血宝马多了,就远没传说中那么值钱了。
刘志赏赐给刘偃三千匹汗血宝马,还真是毫不心疼。
紧跟着,刘志又宣布了,对刘偃官职的晋升——成立泾阳营,员额八千,由征西中郎将刘偃指挥。
这才是今天的重头戏!
原来皇甫嵩想让刘偃当的是北地郡都尉,麾下员额两千。现在可好,刘志直接把刘偃提升为征西中郎将,员额八千。
莫看不起这八千的兵员额度,东
《三国之无限极品大礼包听书》 40 征西中郎将,汉寿亭侯(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