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部分 (第1/4页)

风雅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有一句像老同学那样的鼓吹之言。给人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接着又重点讲解了直销与传销的本质区别,和直销的利润分配原则,我都听傻了,台下的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听了那次讲座,我多少对直销有了了解,老同学试着问我想不想干一干,我没有回答他,因为这时我还没有做出决定,原因是一方面手头还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一方面是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虑的,毕竟河南的那位先行者同学是提醒过我的。后来,以前的一位女同事也打来电话,说她也干了直销,只是这位女同事说,她是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的。

我依旧在忙着自己的事务,有空也常常去听关于直销的讲座,近来听直销界的朋友说,他们所做的那个品牌是要搞专卖店的,我又读了一些关于直销的专业书籍,才知道我国政府是要为直销在近期立法的,厦门中国直销法草案听证会已顺利的落下了帷幕,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直销法,为想在直销这一新兴行业发展的人们保驾护航。同时也提醒想在直销这一行赚钱的人士,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选择一家各方面都正规的公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直销界的队伍将会不断的壮大起来,我也许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愿时间不会太久。好了,就谈到这儿吧,关于中国未来直销这个大众关注的话题,是喜是忧,我们只有恃目以待了。

柳树·四合院

在我们杂志社编缉部所在的那栋大楼下面;有一排排居民杂住的四合院。不大的小院里,杂七竖八的堆放着,从外边收购回来的废品;大致有纸箱片儿;可乐啤酒瓶;废弃的塑料制品等等之类的东西;把整个小院塞的满满的;几乎连插脚的地儿也没有了。你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里居住的是以收购废品为生的人家;但在杂乱的小院里,却有两棵碗口粗的柳树;柳树的存在,给这个拥挤的小院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我没有亲自去过那个四合院;只是在工作疲倦的时候,常常喜欢站在办公室的阳台上向四下张望。矮小的小院落,是属于那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排房式建筑;一排一排的;规划有致;甚是好看。在这个四处充满喧哗的大都市里,给人一种回归人民公社的感觉。无意之中与四周高大的楼房建筑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不宽阔的小院里还安置着几间简易的小屋;那是这里居住人家的小厨房;说它小;一点儿也不过份;大概约十来平米。小屋的简易是那种原始式的;四壁是用活动材料支撑起来的;屋顶上有的盖着石棉瓦;有的铺着浇过沥青的油毡;上边横七竖八的压着砖块和不规正的木条;还有被刮风的时候卷到上面的废塑料袋,与残留下缩成一团儿的发黄发黑的柳树叶儿。

当我向下张望的时候;第一个进入眼敛的,便是那两棵碗口粗的柳树;因为在这儿的附近,是没有其它的树木了。柳树是那种枝条向下垂吊的树种;前些日子整个枝头还是光溜溜的;没有一丝的生气;自从下过一场春雨以后;柳枝的状况便大不相同了。你瞧;嫩绿的树芽变戏法儿似的,争先恐后的抽了出来给大地母亲报春信儿;还没几天的时间;整个柳树就绿意浓浓的了。趁着微微的春风;柳枝一摆一摆的;远远望去;像是舞动着的翠绿瀑布;给人一种飘逸的动感。我在没事的时候总爱观看那舞动的柳枝;一边想着自己的心思;一边欣赏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春日美景;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种极致。再听听四合院里居民的生活交响曲吧!谈笑声、洗衣声、炒菜声、电视声、学生娃娃的读书声、外边做小买卖的吆呵声;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曲动听的都市交响乐;指挥大师无疑便是那随风飘动的柳枝了。

我自己在想;每年这一块儿的春讯,最早是四合小院里的两棵柳树报给人们的。这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那首学龄儿童都能背诵的《咏柳》古诗来。

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多么精炼的诗句啊!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相距一千多年前大唐盛世的春天。是啊!柳树无疑是树木大家族中最早报春的使者;这一点就连古人也早就意识到了。

对于排房式的四合院我还想说点什么,我又常常在想,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难道只有高楼大厦建筑群才能代表其建筑风格吗!我是不这样认为的,因为一个有品味的大都市,应该是有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这样才能寻找到不同历史时代的足迹,也才更具有历史文化古城意义的品味。国外伦敦保留了“针鼻巷”,新加坡保留了“牛车水”,北京保留了老胡同和明清四合院

《自己的菩提树怎么修剪》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