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7部分 (第1/4页)

指点迷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外国人,空中小姐自动把他升等到头等舱,让他坐在十五位穿着印度莎丽服的孟加拉少女中间。

“那些女孩子都吓坏了。”摩顿森说,“她们既不知道怎么系安全带,也不会用刀叉。飞机降落后,我无助地看着腐败官员和海关警卫把她们带下飞机,然后带走。我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难过地想象她们即将面对的可怕牛活。 ”

在加尔各答国际机场的书报摊,摩顿森看到了报纸的头条新闻,他的偶像德兰修女在久病后过世。

摩顿森在加尔各答有几个小时转机时间,因此决定亲自去向她吊唁致敬。

“大麻?海洛因?女子按摩?男子按摩 ?”出租车司机在入境大厅拉着摩顿森的手问,按照机场规定,他是不能进到这里拉客的。

摩顿森不禁笑了起来。

“德兰修女刚过世,我想去吊唁,你能带我去吗?”

“没问题。 ”司机帮摩顿森拿行李,还一边摇头晃脑。

他们爬进黑黄相间的印度国产汽车后,司机开始疯狂地抽烟,摩顿森只能尽量躲着,整张脸几乎贴在车窗上,因此也更清楚地看到了加尔各答恐怖的交通状况。经过一处花市时,摩顿森给了司机大约相当于十美元的卢比纸钞,请他帮忙买一束合适的花。

“他把我留在车上汗流浃背等了半个小时才回来,手上抱着一束巨大的花束,又有康乃馨,又有玫瑰。”摩顿森说,“大得后座差点儿都塞不下。 ”

黄昏时分,在仁爱传教修女会的总院,几百名追悼者手中拿着蜡烛安静地挤在门前,在人行道上摆放献花和献香。

司机下了车,用力拍着会院的铁门。“这位先生老远从美国来,要向德兰修女致敬 !”他用孟加拉语大声喊道,“开门 !”

年迈的门房站了起来,回来时带了一位穿着修女服的年轻修女。她打量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的旅行者,还有他手里那束大得吓人的花,过了好一会儿才招手让摩顿森进去。进了会院,穿过阴暗的回廊,远处传来祷告的回声,修女带着摩顿森来到一间盥洗室。

“你先清理一下吧。 ”她用带着斯拉夫口音的英语说。

在一间满是摇曳烛光的房间中央,德兰修女躺在简单的护栏里。摩顿森轻轻把旁边的花束移开了一点,好给那束巨大的花挪出位置,然后坐到靠墙的一张椅子上。年轻的修女转身离去,留下他一个人和德兰修女在那里。

“我坐在角落里,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摩顿森说,“从我孩童时起,她就是我的英雄。 ”

德兰修女原名艾格莉斯·龚莎·包雅舒,出生在科索沃一个阿尔巴尼亚天主教家庭,父亲是个成功的承包商。从 12岁开始,德兰修女就受感召为穷人服务,同时开始接受传教训练。 18岁时,她加入了爱尔兰的洛雷托女修会,因为女修会致力于为女孩子提供教育。之后的 20年里,德兰修女在加尔各答的圣玛莉罗雷托修会中学教书,最后成为校长。

但在 1946年,她说上帝召唤了她,要她为“穷人中最穷的人”服务。 1948年,教宗庇护十二世颁给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特许状后,她为加尔各答流浪街头的孩子们建了一所露天学校。 1950年,德兰修女获得梵蒂冈的许可,成立了自已的修女会——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修女说,她们的工作是要照顾“饥饿者,赤贫者,无家可归者,残疾者,麻风病患者,所有被整个社会遗弃、无人关爱的人,以及成为社会负担、人人闪避的人”。

同样关心弱势群体的摩顿森,对德兰修女决心

为被世界遗弃的人服务相当感佩。少年住在非洲摩西时,他就知道德兰修女在印度以外地区的第一项计划,位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垂死者之家”。德兰修女于 197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她的名声更有助于推动仁爱传教修女会在全世界孤儿院、收容所和学校进行的慈善工作。

德兰修女去世前几年里,摩顿森曾听说过一些人对她的批评,因为她会接受不当来源的捐款:毒贩、企业罪犯、腐败政客,许多人想通过捐款换取灵魂的救赎。摩顿森自己也在为巴基斯坦孩子辛苦募款,完全能理解德兰修女那句著名的反驳之词:“我不管那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在为神做事时,它们都被净化了。 ”

“我坐在角落,看着包在裹尸布里的她。 ”摩顿森说,“穿着修女服的她看起来非常瘦小。我想,为什么这么瘦小的一个人,对提升人性竟有这么大的影响。 ”

房里陆续进来

《三杯茶葛瑞格》 第2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