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 (第1/4页)
低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键还是要看罗马尼亚啊!”阿卡多点了点头说道:“看来我们的恶成功与失败,就看默克尔在罗马尼亚的收获了。”
“对了。”他说到这里,想起了这一次招克虏伯回来的另一件事:“克虏伯,4号坦克的改进进行的如何了?”
“我的元首,改进非常顺利,大部分新生产的坦克都已经安装了加长身管的75毫米口径大炮。我们经过试验,足以击穿任何现役坦克的前装甲板。”一说到自己的产品,克虏伯就开始滔滔不绝:“另外我们改进了观察瞄准系统,给炮长设置了独立的潜望镜环视设备。改进了炮塔的转动装置——这一切都是在简化基础上改进的,我们没有让4号坦克变得更复杂。”
“初期生产的坦克呢?改装起来困难么?”阿卡多又问了一句。
“我的元首,说句实话,现在我们缺乏的是武器的数量,而不是武器的质量。我们必须在东西两线都装备大量的坦克才能守住自己的防线。”克虏伯开始炫耀着自己从陆军将领那里听来的一知半解的军事学问。
“有道理!”阿卡多也觉得现在不是忙着改进坦克的时候,他要的是更多的坦克,有了更多的坦克才能在他心目中早就拟定好的战场打出更精彩的闪击战来:“那就先不给已经生产好了的4号坦克进行改装,直接下发给部队!老式的坦克给党卫军,新式的武器给国防军!枪支那边呢?顺利么?”
“我的元首。”克虏伯提起枪支来表情更加放松了,笑着回答:“g43交给克虏伯还有几个枪支公司旗下的子公司进行生产,生产速度还是非常快的。我们先后已经大约为国防军提供了11万支这样的步枪,主要装备第一师的伞兵还有配发给每个步兵班的班长。”
阿卡多点了点头,结束了这一次的会面:“你替我去一趟汉诺威,那里的石油开采也有些日子了,虽然产量和储量都非常少,不过也算是一个进项。你去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回来给我一份报告。”
“那我就告退了。元首万岁!”克虏伯退到门口,立正敬礼。
第150章 150罗马尼亚
一战后,东欧各国都急着把传说中祖先统治过的土地都纳入自己的国家,波兰和罗马尼亚是典型的代表,这两个国家又因为靠近苏联而得到了英、法的“特别关照”,为了尽可能加强东欧新兴国家对抗苏联,英法支持波、罗扩大了自己的土地,没想到这实际上削弱了这两个小国。
战后的罗马尼亚,获得了整个特兰西瓦尼亚这个以匈牙利人和德意志人为主的地区,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这两个以罗塞尼亚人还有乌克兰人为主的地区,以及南多布罗加这个以保加利亚人为主的地区。这种“疯狂”扩张的结果就是罗马尼亚拥有了三个近在咫尺的敌人:元气大伤但骨架仍在、处心积虑报复的苏联,愤恨不平的匈牙利以及心怀不满、嘟嘟囔囔的保加利亚。最终这三个“邻居”将“帮助”罗马尼亚完成一次令它刻骨铭心的“蜕变”……
战后的罗马尼亚,经济(尤其是石油开采)上的重建工作做的到是很快但是政治上却陷入了可悲的状态,虽然与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了友好关系,还出现了所谓“小协约国”,但是1924年,曾经的学生运动领袖科德里亚努建立了铁卫队。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于所有偏激或者略微偏激的组织都是个机会——比如说纳粹还有大德意志党等,罗马尼亚的铁卫队也是如此,它的“一人一英亩”的口号使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转向了它,在城市中也赢得了一些对现状不满的人的拥护,不过在议会选举中,铁卫队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都处于微不足道的状态。
不过威胁越来越严重了,隔壁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还好说,但是德涅斯特河对岸有了德国工程帮助的的苏联逐渐在恢复元气,尤其是它庞大的军队,如果说效率上的提高还比较有限,但是规模和装备上无疑是更强大了,罗马尼亚的武器更新则还是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不过苏联人暂时还不愿意去动背后有英法两个靠山的罗马尼亚,尤其是还要担心德国人把它夺走。
但是事情不会因为苏联的担心就不会发生。德国在战后崛起的速度让罗马尼亚人震惊,而它插手国外的决心也比罗马尼亚人的国王想象的更大。当罗马尼亚人迎来了德国人的特使默克尔的时候,很多政客心中或许已经做好了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让步的准备。
结果还没有等默克尔展开对罗马尼亚的外交斡旋,却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投诚的国家:匈牙利。这个国家原本是被英国和法国支持的
《我的第三帝国免费收听》 第8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