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孝顺’的一对夫妇 (第1/2页)
天中大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对夫妇真是胡老夫人的好大孙儿,人还活的好好的呢,现在也不过是身体刚有颓败之象,已经在商讨她的身后事了,得亏他们远在千里之外,要不然直接打死这两个不孝的东西。 主要是老夫人年纪大了,本来精养着也行,突然赶上国丧,国丧期间可是一点荤腥子都不能沾的,哪怕她是个年纪大的老人,只有孕妇可以酌情吃些。 又在天子脚下,想要吃肉也不能太明目张胆,只有私底下偷偷尝个味儿。 这可就苦了老太太了,她这一辈子都顺风顺水,只有当年老侯爷突然带了个外室子上门记作妾生子大大的打了她的脸外,她压根就没吃过其他苦头。 至于葛如蓉这个刁妇的算计她都看在眼里,只要她儿子的心在她这,就不怕斗不过这刁妇。 白晏清想到葛如蓉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未必会召我们归京,回京之后还是在她眼皮子底下晃悠,她现在一门心思认为我们是在这里吃苦,不会想着把我们叫去京中享福。” 他们还没分家,因此府中的月银还是再领的,只是从原来的每月一百两降到五十两,说什么外头的东西肯定没有京城物价贵,五十两绰绰有余。 夫妻俩也没吱声,葛如蓉敢降,那肯定是在老夫人面前过过明面的,老夫人都没意见,他们再嚷嚷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京城哪里叫享福,连话都不敢大声说。”殷桦撇撇嘴,只能说京城卖得东西更多更好而已,吃得方面也更加精细。 好在他们有自己的厨子,菜都是一样的菜,只要厨子手艺在,怎么也难吃不了。 哪里有在县里自在。 她想出门就出门,想去赴宴就去赴宴,不想搭理谁就不搭理,还不用晨昏定省的,也没有妯娌纷争,这日子实在是舒服的不得了。 怪不得人人都想着自个儿当家做主呢。 这日子实在是舒坦。 可惜了等他们真正的分家至少还要二三十年,除非定远侯夫妇突然没了。 罪过罪过,她怎么能有这种盼着人死的想法呢。 殷桦自我唾弃一番后,打了个哈欠,一翻身就睡了。 白晏清还在想着如果老夫人真的去世,葛如蓉硬性规定孙子辈守孝一年也不是不可能,除非事关白晏时,总不能白晏时这个嫡孙不守孝而叫他们这些庶孙守吧? 要么大家都不守,要么大家一起守。 第二天,白晏清抽空问马学才许秀才在书院的表现如何。 马学才大夸特夸,“许秀才才情十分了得,精通六艺,就是考运……啧啧……”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以许秀才的文采不说进士,至少举人是肯定能考上的。 偏这人时运不济,先是父亡守孝三年,后是母亡又守孝三年,三年又三年,每逢考试之时总是有意外发生,比如吃坏肚子等等,好不容易进了考场也比较倒霉,次次都是在茅厕这一边,闻着屎粪味,带的干粮都吃不下,最后饿晕在考场。 虽然才四十来岁,这些经历生生磨灭了他的科举之路,索性收心当教书先生,教书育人,能教出举人也算圆他的梦,要是中了进士,那是祖坟冒青烟。 也正因此羊亭县举办官学的风声吹到邻县,他才举家搬迁过来。 “不过许秀才此人虽古板却又不迂腐,能够因材施教,对待稍有底子的学子会教一些更深层次的,而底子稍差的学子则将书中道理知识一点点教与他们,直到他们听懂才罢休。” 这样实在是劳心劳力,学院里学子少说也有五十人,需要花费无数精力才行。 白晏清听了之后对许秀才的遭遇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老天不让他科举这能怪谁? 心中也有数,除了许家长子在府城的书院进学外,次子和幼子都在本县官学,也算是在许秀才眼皮子底下学习。 “许家二子在书院表现如何?” 马学才身为官学院长,现在官学学子就五十人左右,每个人他都是有印象的,当即赞许道:“此二子聪慧,次子已是童生,只要好好进学通过府试是迟早的事儿。” 白晏清点点头,至少说明许家的三个儿子只要不继承他们父亲的衰和考运不济外,肯定能出人头地。 虽然许家现在只有许秀才一个秀才,听闻长子对接下来的府试很有把握,说不准又会出一个秀才,运气好些接连中举,说不准还能赶上嘉昌四年科举。 “也好,今日正好得空,你与我一同去书院走一遭,顺便鼓舞一下这些学子。” 去官学走了一遭,顺便看了看许家二子的模样和表现如何,见微知着。 与此同时,徐永阳盯着场地上这些县兵的训练程度,一点也不准他们偷懒,不管在外面是什么身份,在这里是龙是虎都得盘着。 这些县兵大部分都是原先的流氓地痞,白晏清想着任由他们在县里游手好闲招猫逗狗的,还不如找点事给他们做做。 于是强制征兵,一个月只给一日休沐,若是想放弃,则通通视为逃兵,逃兵不仅仅本人会被处死后悬挂于城门之上,还连坐三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霉菌滋生的条件》 第268章 ‘孝顺’的一对夫妇(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