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131章 张奂后悔:悔不该未听冠军侯之言 (第1/2页)

鹿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窦妙的泄密,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说偶然,是因为,窦妙对窦武的计划犹豫不决,选择一个叫魏娇的亲信宫女商议。窦家只是要杀光宦官嘛,跟宫女有什么关系?按说也不算什么大错。

说必然,是因为,东汉经过一百多年的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政。宫女和宦官都已经尝到了分享皇权的甜头,隐隐结为了一体。

魏娇马上把此事,告诉了自己相好的宦官硃瑀。

于是乎,硃瑀、王甫、曹节、硃瑀、共普、张亮等十七名宦官,当天晚上就歃血为盟,要发动政变,让外戚窦氏一族全族灰飞烟灭。

一群宦官,要杀当前帝国的最高权力者太后,和掌管全国军权的大将军,可能吗?

的确有那么万分之一的可能!

这万分之一的可能,就是……矫诏。

此时的皇帝刘宏,也就是被后世之人称为汉灵帝的那位,年仅十三岁,对皇权之事懵懵懂懂。

十七名宦官深知,如果直接诬陷窦氏谋反,这个十三岁的孩子要么吓得直接投降,要么犹豫不决,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他们含糊说对刘宏道:“外面轻视您年幼,请您登上德阳殿,展露天子威严。”

第二天一大早,刘宏拔出天子佩剑,耀武扬威,召集尚书台诸官员进入德阳殿。

王甫曹节等人,这才在德阳殿内诬陷窦氏谋反,并以白刃威胁尚书台官员,让他们撰写皇帝诏书,任命宦官王甫为黄门令。

至于皇帝刘宏?此时早已吓得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根本就没人征求他的意见。

诏书一成,王甫为黄门令,掌皇宫兵权。

然后,王甫率领卫士,来到长秋宫,拘禁太后窦妙,抢夺了窦妙保管的皇帝玺印。

这就完成了政变最关键的一步。

刘宏年幼,有天子之名,却无真正的天子权柄,天子印玺由太后窦妙掌管。严格来说,刚才那个任命王甫为黄门令的诏书,都是不合法的。

但是现在,宦官们掌握了天子印玺。在世人没发现,皇帝对天子印玺无法控制之前,他们就等于事实上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无论做什么都是合法的!

随后,王甫直接矫诏,调动羽林军,兵围大将军窦武的府邸,并矫诏逼迫窦武自杀。

窦武当然不会奉诏,带领数百亲信杀出重围,来到北军五校尉的军营。

北军五校尉军营的主管,乃是窦武的侄儿窦绍。

至此,一场惊天政变陷入了僵局。

羽林军vs北军五校尉军,谁输谁赢?

王甫等人心中一动,再次矫诏,找到了刚到洛阳任职不久的天下名将张奂。

……

……

现在,张奂面临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其一,所谓的当朝太后和大将军,和十三岁的皇帝,没有半点血缘上的关系。

其二,有跋扈将军梁冀等人的先例在前,张奂有足够的理由怀疑太后和大将军对皇帝不利。

其三,有宦官,拿着手续正规的皇帝诏书至此,要求张奂率彪虎军诛杀乱臣贼子。

张奂难道还有别的选择?

当即,天下一流武将张奂,率领着他名闻天下的彪虎军投入了战场。

张奂和彪虎军,战力绝强。有了他们的加入,北军五校尉部顿时不支,纷纷投降。

窦武见大势已去,自尽于军营之中!

然而,就在张奂沉浸于平定叛乱,青史留名的美好想象中时,一场滔天杀戮开始了。

窦武宾客、姻戚,全部加以诛杀!

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被屠灭全族!

当朝太尉陈蕃以及他的部属官员,和学生门徒八十余人,被诛杀!

从三公、九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所推荐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学生门徒和过去的部属,全都免官!

一时间,朝堂上绝大部分官职以及洛阳的全部军权,为宦官的亲信掌控。

张奂这时候再傻,也明白过不对劲了——窦武谋反,皇帝要诛杀,可以理解。但是,很显然,后面这些行为,是要把宦官和士人一网打尽的节奏啊!皇帝总不能靠着一群无才无德的宦官治国吧?

正在这时,他的老朋友大司农皇甫规的来访,告诉了他事情真相。

“张将军,你糊涂啊!窦武乃我们士人三君之一,他要谋反,我们士人第一个不答应!事实是这样的,天子年幼无知,被宦官矫

《无限极品大礼包》 131章 张奂后悔:悔不该未听冠军侯之言(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