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章 封王非我意,但愿华夏兴 (第1/2页)
鹿尘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个月后,敦煌城。
“冠军侯,这就是赤霄剑了。”
王允恭恭敬敬,将一把珠玉为饰的宝剑,放在了刘偃面前的几案上,道:“只要冠军侯答应出兵,这把剑就是您的了。而且,待扫平黄巾之乱后,陛下会封您为王。并且,会满足您一个不违大汉律法的要求。”
“嗯?就是这三个条件吗?”刘偃冷哼一声,不屑道:“陛下此举,也把刘某人看得太小了!”
“呃……冠军侯何出此言呢?”
刘偃满脸不以为然之色,道:“赤霄剑乃高祖佩剑,人臣岂能佩戴?陛下这是打定了,既表现诚意,又不损失高祖宝剑的主意啊!封王之赏,看似贵重,但对陛下来说,却不过是随口一个加封而已,丝毫不费什么。至于这随意提一个要求么……难道,以我刘偃的为人,会好意思提什么非分的要求么?总而言之,这三个条件,简直是把刘某人当傻子耍,毫无诚意!”
“啊?难道说, 冠军侯不打算出兵吗?”王允闻听此言,大惊失色,惊呼出声。
紧接着——
噗通!
王允直接跪倒在了刘偃的面前!
他一边重重叩头,一边开口大呼,道:“冠军侯,您不能!您不能不出兵啊!如今,黄巾祸乱八州,乌桓、鲜卑趁我大汉之危大举南下,匈奴东羌蠢蠢欲动。您要是不出兵,大汉江山危矣,大汉的黎民百姓危矣啊!”
王允的头不断重重地磕在地上,眨眼间额头上就鲜血淋淋!
没办法,王允实在太了解刘偃不出兵的严重后果了。
几个月来,关于黄巾军的消息,不断传入王允的耳中。
因为是仓促成军,因为没有什么读书人的投靠,黄巾军的军纪差得简直令人发止,烧杀霪掠无恶不作!
难道,指望如此一群率兽食人之辈,治理好华夏吗?
还有最关键的!
北方那些蛮夷,趁着黄巾之乱之机,已经对华夏露出了獠牙。
若是朝廷兵马和黄巾拼得筋疲力竭之际,胡虏们突然杀入中原,华夏岂不迎来亡天下之危?
若果真发展到如此地步,无论刘偃,还是大汉天子,乃至于自己王允,就都是华夏的罪人啊!
不!
此事不能发生!
千万不能发生啊!
相对而言,自己这叩头之痛算什么?我王允,纵然粉身碎骨,也要阻止这一切!
王允叩头不止,血流如注!
忽然,一个天籁般的声音,在王允的耳边响起,道:“哎!子师(王允的字)这是何必?本侯什么时候,说坚决不出兵呢?”
“啊?”王允大喜过望,道:“冠军侯,您是说……是说……”
刘偃正色道:“本侯,当然会出兵平黄巾之乱。但是,绝不是因为,皇帝那三个条件!”
“那是什么?”
“同你一样。”刘偃悠然一叹,道:“是为了华夏的千万百姓!”
……
……
三日后,敦煌城外十里,点将台。
一场出征中原、剿平黄巾之乱的誓师大会,在此举行。
点将台上,一名青年男子昂然而立。
其人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金盔金甲金战靴,背背霸王弓,腰佩赤霄剑,看起来神威凛凛,好似天神下凡。
不用问,此人正是征西大将军、凉州牧、冠军侯刘偃。
点将台下,自然就是这次跟随刘偃入中原平乱的三万凉州铁骑了。
没错,只有三万人!
这次刘偃的平黄巾之乱,和上次解晋阳之围不同。
上次刘偃主要是内线作战,沿途地方官府,会给刘偃提供后勤,十万人马的后勤压力并不算大。
但是,这次,黄巾祸乱八州, 沿途绝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黄巾军占据。甚至很多州府,被黄巾军祸祸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凉州军去的人多了,怎么获得后勤补给?总不能像黄巾军一样,继续压榨那些可怜的百姓吧?
所以,刘偃只打算带三万人马。
当然了,这三万人的战力相当不凡。
八千泾阳营战士就不用说了,刘偃起家的老底子,最为精锐。
剩下的两万两千人也不简单。
刘偃尽有凉州,西域三十六国,还有马拉坎达极其附近地区,本来人口就相当不少。这十余年来,又有中原人,不断逃难来到西凉。
《无限极品大礼包》 149章 封王非我意,但愿华夏兴(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