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广南府之战(5) (第1/2页)
花无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但如此,他的火炮也不同于这世上任何一家。
火炮质量与西方相比,他舍弃了倍径,选择了轻便,比后来的拿破仑炮更轻,这也是有原因的,在欧洲大平原上,拿破仑青铜炮自然能用马匹拉着到处跑。
但他的根基之地既然在滇缅之间,那就意味着他没有这个便利了。
于是,轻巧又不丧失太多威力和射程才是他追求的。
还有,他别出心裁的炮架才是制胜的关键。
都知道,火炮,无论是大口径的还是小口径的后挫力都极为恼火,为了化解这一点他便在炮架上花费了心思。
当然了,这也与他后世在成为缉毒警察之前在军队里,特别是炮兵部队里历练过大有关系。
他是这样化解后挫力以及提高火炮的操控性的:
第一,炮架末端有一根几十斤重、三十公分到一米长不等的铁棒,最末端则是尖锥状,固定炮位后则将铁棒的末端插入泥土约莫十公分,并形成一个角度,当火炮猛地后撤时就会推动铁棒插入泥土。
铁棒的首端还有横向的、与倾角大致贴合的圆盘,火炮的后挫力何其之大,能轻易将铁棒插入泥土深处,如果任其往里面插入的话,火炮极有可能向后歪倒。
此时,这块与铁棒连在一起的圆盘就起到作用了,插到圆盘处时就能起到减缓后挫力的效用,还能将炮架彻底固定下来。
第二,火炮放上炮架后,有两道铁箍将其固定住,铁箍可以方便地打开,下面则是一个可以随意转动炮身的转动装置,需要调整方向时打开两道铁箍即可。
第三,必须使用炮轮,与此时明清两军普遍使用、极易损坏的木轮不同,他如同西方人那样用上了铁轮,这才显得炮架也是动辄几百斤。
这还不算,当固定炮架后,炮兵还要拿出随身携带的、专用的锄头挖出一道
炮轮在后挫力之下向后退却的轨道,这轨道不用太长,与铁棒的长度差不多就行了,当铁棒卡在泥土里后,轮子也就沿着之前挖好的轨道停住了。
这一整套动作忙下来需要五分钟,当然了短管火炮不需要这么复杂,一分钟就能完成,但这一套东西和流程还是要有的。
于是,若是敌人骑兵冲上来,临时停下来固定好十五倍径的野战炮时间显然是不够的,但短管火炮显然够了。
时下他一个大营有十门野战炮,六十门短管火炮,短管火炮平时也让燧发枪手、长枪手来操控,大致相当于一百人就有一门野战炮,十个人就有一门短管火炮,这在当今世界上火力强度的配置显然是首屈一指的。
对于弹药的消耗也是极大的。
眼下的情形是:
野战炮都布置在正面,一里,约莫五百米,也就是大致五十米一门野战炮,野战炮可在百米的距离上发射散弹,发射出来后形成扇形弹幕可达四十米,这就是四百米,几乎将正面完全覆盖住了。
再加上穿插其中的短管火炮、就能与野战炮一起形成一百米、四十米(两百斤短管火炮,威力自然比野战炮减弱了许多)、二十米(一百斤短管火炮)、十米(五十斤短管火炮)的无缝衔接弹雨。
这也相当于此时的机关枪了。
四个角只布有一门野战炮,短管火炮的密度则与正面相同。
一般来说,将火枪铅子大约几十枚到几百枚用一个网兜兜住,再放入一个圆形的竹筐或者木框里,再在外面包裹一层厚布的话,是张七炮兵的常规做法,但如果遇到敌人的盾车,那么就需要用专门的散弹了。
比如对付盾车的就是十枚到二三十枚不等的大号铅子,如果是用野战炮来发射的,完全可能击穿甚至撕裂盾车,并将藏在后面的人杀死。
见到从四面过来的敌人全部推着盾车上来后,张七立即下达了新的命令。
这里面又有讲究。
首先,在这样一个大阵里如何快速传达命令就是一个问题,但在张七这里并没有,接敌前肯定是炮兵先动,那么炮兵的指挥官肯定会用望远镜紧紧盯着张七,此前,野战炮里有一半装填的都是普通散弹,另外一半则空着。
这就是为了给临时的命令留下的。
张七让身边的亲兵亮出了象征着二号铅弹的小红旗,炮兵指挥官赶紧指挥炮兵装填大两好的散弹,那是专门用来对付盾车的,大一号的则是对付大盾的。
预留的一半火炮也是有讲究的,都是均匀隔开的,这就不会造成一半普通散弹挤在一起,另一半则全部是大两号散弹
《滇缅线在哪里》 第69章 广南府之战(5)(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