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2部分 (第1/4页)

津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倒都是由三司财政支出的,没动内藏一文钱。但真宗顶多也就是个收支平衡吧,除了内藏财富,他再没有更多的东西留给仁宗了。仁宗走的差不多已是下坡路,三司财政渐渐就不够花了,由内藏库往三司贴钱已经非止一次。现在薨逝赏赐,还不更得大挖内藏库的墙脚吗?三司上的折子,请内藏库调拨的实数是:铜钱一百五十万贯,绸绢二百五十万匹,银五万两。

一当就是个穷家,而且,穷到连丧葬赏钱都拿不出来,这是英宗怎么也想不到的!既然非用不可,不调拨又能怎么样呢?可当年太祖设内藏库的意思,天下皆知,钱非所用,又是自己登基做的第一件大事,怎么着也说不过去!唉,还是请中书酌办吧!他将折子批给中书,让他们与三司一起协办。中书位于第一线,士兵闹事,第一个知道的就是中书与枢密院,他们比皇上更有紧迫感。要他们酌情,还不立马就办了嘛!

可内藏库拨出的这笔钱物,勉强只够赏赐京城禁军,地方上的驻军,有不少仍然没有着落。怎么办呢?无论如何,老百姓总比军人好缠,只好对不起他们,请他们出血了。地方长官想出了各种名目,或征或借,只要能将老百姓手里的钱财,捞过来交给得罪不起的兵士就成。事情虽然为了朝廷,那谏告的表章却雪片一样飞向朝廷。自然,也同样叫英宗糟心。

还有仁宗的陵寝。比照真宗安定陵的规模,一寸也不能小,至少得有四五万士卒营建。三司毛算了一下,少说也得花钱、粮五十万贯、石,同样没有着落。有人建议让商人入中永安县,就是陵寝所在地哪,用陕西的颗盐来支付。倒是陕西转运副使薛向薛师正漂亮,硬是不要商人入中,连上五道表章,只请朝廷准许陕西方面无偿献纳。朝廷虽求之不得,可那不还是拆东墙补西墙吗?而且,挪的还是边境上储备的军费!不当家也就罢了,既当家,那心里能没想法吗?

如何处置医生,也是要英宗善后的一件事。仁宗既已上仙,医过他的医生也就走到末路了。医好了升官,医不好贬谪、甚至杀头,御医从来不都是这个命吗?!已经有好几个人上书,请求处置医生了。

或许是兔死狐悲,或许真是有些替几个医生抱屈,蓝元震一得到消息,就壮着胆子在皇上面前替他们美言了:“皇上,先帝刚病的时候,就是孙兆、单骧他们看好的。后来不幸,该是天命,医官们怕是无力回天吧!”

英宗绷着脸道:“听说这几个人都是由两府大臣推荐来的,是这样吗?”

元震道:“是的。”

英宗道:“那朕就不敢过问了,还是请两府的大人们裁处吧!”

元震吃了一惊,皇上怎么这么谦虚自抑?可他既这么说了,只好不提了。

两府大臣听到传闻,也吃了一大惊!想起奏事的时候,皇上从来不置可否;而且一口一个大人,从来不直呼姓名,益发诚惶诚恐了。作为臣下,威高震主,愣是叫皇上谦抑自下,这可不是个好事!他们一害怕,孙兆、单骧等十几个医官全都倒了血霉,统统贬到老远老远的地方去了。

宋安道先不就被贬了吗?可他因为一点事情耽搁了,还没离京。朝廷正催他呢,英宗可就又出事了。

大宋遗事 第五十一回(1)

君病政虚太后垂帘

家长里短大臣调羹

英宗虽系皇室宗亲,却不是生而为皇的人。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统教育,又涵养了他原本安分懦弱的天性,他几乎从来没有、也根本不敢觊觎皇位。可造化弄人,偏偏连贵为天胄的皇室宗亲也不肯放过,硬是让他这个与皇位无关、也没想着有关的人,一直生活在皇位的阴影之下:高高在上的皇位,与他有缘无分,若即若离,总是叫他始终脱不掉干系。一来二去,他的身心都被扭曲了。到立位皇子前后,他再也无法承受那无形、却又无时不在的巨大心理压力,终于病倒了。勉强做了皇子,压力的性质或者有所不同,但它的存在,却依然如影随形。他那身体也仅仅只在康复之中,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

可就在这个时候,事情却急转直下。战战兢兢的他,突然被人一举登天,坐上了想都来不及想的皇位!像任何一个由地坪猛然被抛向天空的人一样,陡然的位移与巨大的反差,让他不知所措,惊慌失色,心灵的重压,也在一刹那间达到了极致。面对这种情况,一个正常的人弄不好都会崩溃,何况还是一个处于调整恢复期的战战兢兢的准病人。他整天腾云驾雾,昏昏沉沉,虽不无兴奋,更多的,却是诚惶诚恐的不安与疑惧。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

《大宋英雄传》 第9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