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部分 (第1/4页)

负债赌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时候嘎然而止,她的美丽逃脱了追杀。她完成了美丽的造型,然后,大幕徐徐落下。”地震是陈霁又一个不凡的经历,他不管是在对生命的认识上,还是文学的写作上,都会有一次新的飞跃。

陈霁散文论(3)

陈霁的文章无不彰显着思想的内涵,他一路走,一路探索,从没有停止对历史对文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文章给人带有着灵魂的触动性,读他的文章能读出一种昂扬之气、一种浑然之叹来。他的很多的文字都可为警句,一篇文章,随处都是可圈可点的词语。比如他写海瑞的《黑暗王朝的官场另类》,在讲述了海瑞的生活背景,政治背景后,又进行了更深层的阐释:“海瑞因政治*而彰显其价值。他是黑暗王朝一颗孤独的星星,是百孔千疮的大明王朝一块补天之石,是冷得瑟瑟发抖的百姓搂在怀中的唯一的一点暖意,是几千年古代中国官员廉洁勤政忠君亲民的完美标本。但是,他丝毫也止不住大明王朝的迅速沉沦。清官难当。清官作用有限。特别是在没有法制保证及没有制度撑腰的时代,榜样的力量是苍白无力的。”深刻而警醒。他写《孤舟》,那是一个意想中的孤舟,但展示的情景与思想却是来自于生活,他提示给读者的,是一种境界的东西:“友情陪伴着孤独的灵魂。爱情温暖着孤独的灵魂。不朽的思想滋养着孤独的灵魂。而孤独本身,在此刻已成为一杯清茶,虽略带苦涩,但在对它浅酌慢饮中也可以实现自我调适、自我抚慰和自我提升。把孤独作为一种境界。当它被孤舟所承载之时,便实现了美学的摆渡,成为一种引人入胜的境界。”多少年来,余秋雨在文化散文上占有着一定的高度,他的《文化苦旅》中的文章几成了范文。我觉得陈霁的身上有余氏风范,他对事物的认知是那么的敏捷,把握是那么的准确,开篇能提纲携领、一箭中的,结尾收刹有力、干净利落,显现出陈霁的独特文风。

陈霁写黄河,开篇是这样写的:“黄河不仅仅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大河,更主要的是内涵极其丰富积淀极其深厚的人文风景,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精神奶汁,是所有中国人身上不可磨灭的胎记。不可思议的是,魂牵梦萦但直到步入中年都未实地亲近过黄河。于是,我对黄河就有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我的黄河之旅,也就成了一次深深的谢恩,一次庄严的朝圣,一次被延误已久的还愿。”写《霜风吹过扬州》,他这样切入:“扬,应该是一个与风有关的动词。无风岂能扬?烟花三月,拂动的柳丝,摇弋的花蕾,荡漾的涟漪,以及美女们的飘飘长发和裙裾,都是风给了它们动人的姿势。甚至还可以说,李白、杜牧和张若虚们的才情喷涌,也常常要借助风势。只不过这都是杨柳风,吹面不寒。因此,从前我想像中的扬州总是动感十足,徐徐清风中一定带有茉莉的暗香浮动和古筝的隐隐韵律。此外,还有令人微醺的酒味,与诗的分子一起发酵,笼罩着一座如梦的城市。” 杭州是茶的故乡,满城都飘散着茶的清香。陈霁去杭州,自然会寻水访茶,他去了龙井,访了茶的主人,就有了一篇《杭州问茶》,他在文中细致地写了寻访的过程,结尾却独上高楼,提升出茶与人生的非凡的境界:“喝茶是一种调养,一种汲取,一种容纳。细品浅啜之间,紧张得到舒缓,动荡恢复了平衡,不安得到了释放。激情在积蓄,希望在成长,诗意在形成,思想被激活。一个新的迸发在等待开始。先前曾经控制了你的那几分浮躁,也像茶杯表面由最初的冲激而成的泡沫一样,被轻易地拂去。” 我喜欢陈霁在写作中的那种沉郁舒缓的叙述,那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东西。你有时觉得他不是在写,而是在吟、在啸,力量很沉厚。

陈霁的写作是多向度的。他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文字的各种表达方式。他写文化散文,也写生活散文,还写了一些很纯粹的美文,如《河流四季》、《九曲黄河》、《孤舟》《渔舟上星空下》,这类美文不仅体现在语言上的空灵与诗意,更是体现出心灵上的意蕴与深邃,让人从中领略出一种心境,一种意境,感觉出陈霁对事物感觉的敏感与独特。

我觉得陈霁是一个天生的写作者,他对汉语言文字是敏感的,理解得很深,把握得又很准确,这种准确绝对不是程式化的运用,而是诗性的重组,普通的汉字在他的笔下会陡然灵动起来。他的语言的简洁生动,让人感觉并没有花大力气,就把一件事物写得形神兼备。举几个例子。如:“天空纯蓝,阳光朗朗,草地金黄。标准的秋高气爽。然而凝视万象寺寺院背后,山势雄浑苍莽,气象冷峻荒凉,砭人肌骨的寒风正从耀眼的雪峰上面吹来。阿木柯河边那些沙棘或者高原柳,叶片尽褪

《这就是我们第二个故乡》 第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