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10部分 (第1/4页)

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芪���葱∫�迕疾唬 �

罗大将主才看到这人的面孔,眉清目秀带着一丝稚嫩,分明是个比崔十八还年幼的半大孩子!若不是眼珠子有些不本分,谁又能猜到这小子竟是个山匪路探?

“倒是个骨头硬的!”虽是被顶了一句,他却也没恼,随口问道:“好吧,前人周处曾被称作三害之一,你又为甚被称作跳蚤?”

黑瘦小子周处脸色迅速变得黑红,“那些贼厮鸟嫉妒讷跑得快跳得远,抓不住讷,又见讷模样黑瘦矮小,才,才……”

“才叫你跳蚤?”罗开先心中莞尔,脸色却是一正,肃声说道:“周处,何方人士?为何在此与盗匪为伍?从实道来!若有半句虚言,本将军会叫你知道杀剐算不得什么刑罚!”

罗某人是冷面孔,带着十余万人走过万里路途更是变得威严日盛,尤其板着脸喝斥人的气势,又怎是一个硬骨头年轻小子能够承受的?而且这周处年纪轻轻能做为斥候,也是有些见识的,杀剐都算不得刑罚,那惩治人会是什么样的法子?

周处嘴上说得硬实,却不意味着他愿意承受责罚,能有一线生机,谁又愿意去死呢?

黑瘦小子周处低头眼珠转了几转,混迹河西的他虽还算年幼,却明白类似罗开先这种威势之人必定是真正的上位者,不论是何背景,均是容不得谎言欺诈的,而且看对方吃盏茶的功夫灭杀了近千人,这份本事有岂是寻常人所能有的?

想明白了这些,形势比人强,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开始陈述:“讷爷说讷们是河东晋阳(太原)人,只是宋人残暴,大水淹了晋阳,讷家九十三口,只有讷爷娘出门访亲得以保命,后带着俺辗转河西,却是生路艰难……爷娘年长,家中弟妹又年幼,整岁不得饱食……”

是否谎言是蒙骗不了人的,尤其是对罗开先这样经历复杂的家伙来说,这年轻小子所说的宋太祖赵光义水淹晋阳的事情,他自然是知道的,能够从宋军与后汉的战争中活下来,显然这年轻小子的长辈也经历了不少磨难。

罗开先问道:“你……爷娘也是这山中匪寇?”

“怎会?!讷爷娘才不是匪寇!”黑瘦小子的周处的硬骨头劲儿刚一上来,便又软了下去,“讷家就在河东米脂寨,爷娘送讷去银州做店中伙计……”

“结果你耐不住辛苦,有贪恋富贵,遂给山匪做了哨探?”随着黑小子话语的停顿,罗开先顺延了一下后续的猜想。

“才没!”周处的脖子又梗了起来,“讷只是不想爷娘辛苦,也是为了弟妹弄些吃食!”

这黑小子的口舌不错,罗开先的反应却也不慢,“哼,你可想过,你只是为了爷娘少辛苦给山匪通风报讯,山路上有多少商人失了财货,命丧山匪之手?”

周处撇撇嘴,竟又驳斥道:“商人失了财货与俺何干?他们又不是甚么好人,家财万贯也不曾贴补讷穷苦人,养的护卫也是鸡鸣狗盗……不是讷烂舌头,每有商队途径米脂寨,寨中总有人家的女儿被拐走!”

罗开先顿时无语。

………………………………………………………………

附:因为还在忙家里装修房子的事情,家里网络不便,耽误了几天更新,某家在此诚恳抱歉,还有顶多一周,所有事情结束,将恢复正常更新,谢谢众书友关注。

第二十九节 杀与罚(下)

周处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时代,是乱战刚刚结束的年代,战乱带来的伤痕可不是那么容易平复的,而且因为秩序的缺少与教育的落后,地方之间的隔阂是掰扯不清的,这一点即便在后世也同样存在。

当然,无语并不代表罗开先就失了自己的观念,他不是教书先生,而是带兵的将军,用口舌教训人可不是他的特长。

之所以问了这么几句,也不过是觉得这个硬骨头小子有些意思,是谓了解民情民心也。对方的话虽然不是很恭敬,说的内容却对他日后的谋算大有好处——显而易见,河西这片地方的人心还没有尽归赵宋。

心里想法得到了验证,罗开先的心情反倒不错,“乱石山匪首名叫刘彪,据说也是出自晋阳,与你是何关系?”

“彪爷常说自己是贵人后裔,一门心思想做将军,讷是穷人,可高攀不起!”被问到这个,周处眼睛又转了几转,却没有任何悲伤。

罗开先看在眼里,明在心里,这中间不定有什么故事,他却没时间和心情去了解,更何况如今刘彪已经是死鬼一只,眼前这个小子算不上什么大匪,杀与不杀也没什么关要,心中一软

《千年倭国百年军国主义》 第31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