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95章 收购 (第1/3页)

沈三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现在也不适合把铅笔公布出来,一来上一代的读书人也用不惯铅笔,二来知道有笔墨砚的替代物,世家又会有新的主意,不能为了帮助稳定物价坑自己。

价格永远是市场决定的,供求关系决定一物的稀缺程度,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提供物品的人为了得到更多的收益,想要的人为了牢牢将物资掌控在自己手里,会不知不觉间溢价和接受溢价。

然后能者得知,人与人之间就有了贫富差距和阶级差别。

稳定物价有许多方案,但是在封建王朝,只能依靠官府。首先惩罚见利忘义的商人,然后由官府组织足够的货源,按照特定的价格出售。价格比较和日常交流中,人们自然而然会选择质优、价低、距离近的购物地,为了货物能够顺利出售,商家再将价格再慢慢降下来。

不过,特定的生活物资才能享受被稳定物价的待遇,笔墨纸砚呢,是金贵的稀罕物。奢侈品本就不是社会稳定必须调控的,愿者上钩,一只笔,有的人二十文就能买到,有的人二千文也未必能得一见,这就是现实。

所以,期望用公权力让世家放弃目前的举动实属无稽之谈。

世家摆明想坑这笔银子,若是沈三问要买笔,即使知道,还是只能吃这个哑巴亏。再者,有心人散步内情,如今的读书人知道涨价的原因,怪黑心商家的同时,也要怪这背后教育改革的主导人。

一石二鸟之计。

沈三问先是着人去平准署一趟,取来官府记录的笔墨纸砚市场价格。这平准署类似于后世的拍卖、招标、物价管理机构,负责采购官府所需之物、出售官府罚没之物以及平衡市场价格。

笔墨砚依据产地的不同和字号年份,价格是不等的,但种类繁多,沈三问看着眼前的价目表头疼,特别是他知道里面许多东西除了名字不同,内里是一样的之后。

上涨了多少,只有长期与他打交道的人才看的出来。

其实调控市场并不难,只要把握到商人的心理。毕竟顾客才是决定商品价值的人,若是没人买,商品的价值就永远无法变现,大量囤货的商家必然会心急如焚。

沈三问让人租了一家小店,笔墨砚虽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以后的销量大减是可以预见的,习惯用小巧方便的铅笔后,除了热爱书法的人,不会考虑毛笔字。

入门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想要精通字迹优美,又是许多年,而这项技艺对大多数人的一生来说可有可无。

所以他的小店从来没想过开起来,大办特办,要调控价格也并不需要如此。

沈三问派人从原州送来一批笔,货物还是需要的,一家没有笔的店,怎么让人信服?

然后开始散布消息,按照原来的市价出售,要多少有多少,但只卖给个人,黑心收购商勿扰。

不过,由于新店尚未开张,暂时只支持预定,不支持及时购买。

一日之间,消息就传遍了各大书院和茶楼。

有人与世家公开叫板了,背后的势力还很大,他们打听不来,只是据说他们的东家是西域的胡商。

老板什么都没有,就是钱多,想在长安打出名气。

世家几个家主又在一起商议。这要是与人打商战他们定然是亏的,笔墨砚的制作方法简单,不过材料打磨费时费事,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好运作和盈利。而西域盛产珠宝,哪里的商人是整个大陆上最富裕的,若是想打出名气,必然能用钱砸出招牌。

若世家与往常一样,权势在握,对付区区一阶商人自然不难。可如今权力断层严重、各部话语权有限,又是如此紧要的关头,这胡商恐怕会受到沈三问一方的保护,这做生意的时机就挑的很准啊。

最重要的是,朝廷若是向胡商进货,他们要承受大量的损失。沈三问一直没有派采购的人与他们商谈,朝廷何时需要这样多少的用具,他们时至今日一无所知。

胡商出现的时机很巧妙,他们也不是没有怀疑过这是沈三问的阴谋,但是他们派去的人都如约买到了笔墨砚,胡商货架上的展示商品从未缺过,供给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心存侥幸,商议到最后他们还是不愿意降低目前的价格。

除非胡商之前就囤积了大量的笔墨砚,否则不可能满足天下人的用度。

他们很自信。

纵使他们知道,原州的超级集市凝聚了天下的货源归属。

真正调度起来,从与世家有些关联的商户取货,未必不能集齐,不过那样势必造成资源调遣上的浪费,

《大唐公主的悲惨命运》 第295章 收购(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