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2部分 (第1/4页)

绝对零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达哈苏额头上的汗珠更多,神色更加惊慌,朱值又道:“是不是古尼吩咐过你,这是你们建州人的秘密?不能告诉我们汉人?”

达哈苏仍然不说话,只是不停伸手擦擦额头上的汗水。朱值猛地一拍桌子:“好你个建州女真,是不是要造反?!这个事还要瞒我们多久?什么祖坟之地,嘿嘿,难道你们的祖先都事躺在黄金上的不成?!”

达哈苏膝头一软跪在地上:“殿下恕罪,殿下恕罪,我们族长不是有意欺瞒殿下。这些金子都藏在纳丹府南面的三土河里!”

PS:本书从来没有TJ的打算,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不要再到评论区里胡说,否则立刻禁言。骑兵出差几日,昨天才回,今日工作一日,连夜码字到两点。虽然停了几天十分抱歉,但也不能忍受某些读者这样糟践骑兵!!此书绝不太监,以后继续每日一更,预计9月前能写完,读者们支持的方式是看正版订阅!谢谢大家投票鼓励。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二卷 辽阔江天 第二十三章 艰难情事(1)

楚智的东路军所向披靡,无论女真人传说中多么勇猛,让一个几百人或者几千人的部落抵抗武装到牙齿的军队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辽东军的铁蹄面前,大大小小的部落争相臣服,辽东军会在每个部落留下几人,统计他们的人数和财产,大军继续出发。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广宁中卫一直杀到了努合里(今植力),楚智在此勒石为界,宣告此地正式纳入大明版图。

对于这些小部落,朱值和臣下们商量的办法依然是内附,在目前辽东汉人的势力范围之内划出一定的区域,愿意畜牧的就给大明养马,愿意种地的就教授他们耕种技术,提供种子和农具。

而辽东军新占领的地方,会以堡垒的形式向外扩张,东路以努合里(今植力)为中心,驻扎一个中等卫。然后以快马一个白天的奔跑距离为里程,呈放射状扩散,大堡一千户,小垒一百户,军队三年一更换。考虑到努合里周围都是黑龙江下游的沼泽地,形成了天然屏障。所以暂时不再向北扩展,只是把兵锋扩散到海边。

西北一路的进展则缓慢得多,这边接近蒙古边界,而且许多战场上的散兵败兵都由这一路向北山女真那边跑。关键是,扎哈齐的小儿子率领惟一一支漏网的骑兵就跑到了北山那边。叶旺一路小心翼翼,磨蹭了一个月才到达真河(今黑河)。东北夏天的大雨阻碍了军队地前进,朱值也同意了叶旺的请求。让北路军就此停下脚步,勒石为界。

真正历史上,朱棣朝也曾号称把界石勒在了什么奴尔干永宁寺,只是在那里没有大明朝一兵一卒。如何实现中央的领导?换个角度,就算那里驻军,却无法开发那里的经济价值,老百姓和商人自然不会跑到那里去扎根。

上无兵。下无民,这种所谓地统治分明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把戏。可怜数百年之后,还有些缅怀天朝大国的纯粹民族主义者把这种虚活,当成了中华民族牛X的证据。

这种虚幻地伟大却不如小小一个澳门殖民地实际,在那里葡萄牙人一呆就是四百年,直到被我国收回。一个幻影般的努儿干都司,一个实际的澳门殖民地,两者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里,逝者如斯,中国却从没有人研究过……

怎样才能把这些蕴藏着无数宝藏,无数能源的无主之地牢牢掌握在中华民族的手里?作为穿越到那个时代的朱值,一种历史责任感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得到了就让它永远存在下去,颠覆不破。

按照朱值的计划。西伯利亚迟早得纳入大明的版图,不过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现在辽东地实力。还控制不了那么大的地方。消化这些新纳入的土地起码得三年,等到三年之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地扩张。朱值考虑让这样三年一循环的扩张成为惯例,只要一个民族不停地向外扩张,并在扩张中获得无穷无尽地利益,这个民族就不会失去进取心。

至于构筑堡垒的钱财,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海西人的土地以一两银子一百亩地价格向辽东的商家百姓招商。劳工则由海西部剩下的男人充当,海西部从十四岁到五十岁的男人约莫还有一万八千人,以千人为队分派到这些地方做苦工。z…z…z…c…n小说网;手机站Wap。z…z…z…c…n。c…o…m更新最快。约定了三年为限期,不逃,不反,就能重新获得大明臣民的身份。

在女真人的传统中,打了败仗的部族给胜利者做牛马奴隶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更何况汉人还答应三年之后给

《靖难天下小说下载》 第7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