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2部分 (第1/4页)

打死也不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礼逊是第一位到中国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他之前,来中国的传教士都属于天主教派。他于1807年到广州,来往于澳门、马六甲等地。他学习中文,把《新约》、《旧约》的《圣经》用中文翻译出来,是《圣经》最早的一个中文全译本。

马礼逊的助手梁发,从他的《圣经》全译本中摘引若干段落和故事,加以解释发挥,印成9个分册,近10万字,取名《劝世良言》,用来传授教义和普及基督教。想不到这本《劝世良言》落入洪秀全的手中,书中渲染的宗教洗礼,却给他提供了进行组织帮会的借鉴,建立了拜上帝会的组织。

之后,洪秀全自称是天父耶和华(上帝)之子、基督(耶稣)之弟,下降凡间,拯救世人。

一场古怪的天堂梦

洪秀全是屡试不第的书生,他到三十岁仍在赶考场考秀才,想由科举取得功名。他从十四岁起,一共赴考4次,4次都名落孙山。他得到这本《劝世良言》,是在道光十六年(1836)二十三岁时,到广州应试出场,遇到传教士在街头向考生散发这本小书,而把它带回家的。

洪秀全从第一次落榜起,便因家计窘迫,无法再供他念书,由族人和朋友延请他担任本村的塾师。他就一直在乡下教书,以维持生活。洪太平天国天王玺

秀全于道光十七年(1837)第三次到广州应试又告失败,带病还乡,回到家就做了一场古怪的天堂梦。

这场梦,成了洪秀全一生的转折点。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一月一日。生在官禄村的一个农民家里,官禄村在广州北面,离广州城约百里。他是客家人,本名仁坤,他的大哥叫仁发,二哥叫仁达。在前述那场大梦之后,他才改名秀全。他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最后一次落第之后,愤世嫉俗的情绪越发不能抑止,从此与科举仕途完全决裂,立志要推翻满清的统治。

早在再试落第后,赋出的诗句“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齐聚会”等,便写出了洪秀全一待时机成熟就要投身革命的胸怀。他记起那部久被搁置的《劝世良言》,拣出来与同学冯云山、族弟洪仁�黄鹂矗�氪又姓页鲆恍┟�美础�

道光二十四年(1844),洪秀全偕同冯云山等前往外地活动。他已从《劝世良言》中,捏造出自己是“上帝之子”,劝世人敬拜上帝。“云若世人肯拜上帝者,无灾无难,不拜上帝者,蛇虎伤人。敬上帝者不得拜别神,拜别神者有罪”。(《李秀成自述原稿》)他假托上帝痛斥孔子,说“妖魔作怪”。他要跟随他的农民站到“上帝这一边,向孔子、阎罗王、皇帝等妖魔宣战”,并吟作了“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的诗句。他借用上帝的名义,宣告自己受命于天,负有特殊使命。

拜上帝会虽然带有宗教色彩,但剥去它的神秘外衣,不容置辩的是一个革命组织。他铸了长约三尺的宝剑,刻上“斩妖剑”三个字,随身佩带。并作出一首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南西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从这首诗里,便可看出他要向两千多年神圣不可侵犯的封建思想权威挑战,只有“擒尽妖邪”、“收残奸宄”,才能出现“四海为家共饮和”的“太平一统”世界。他不是为上帝唱赞美诗,而是发抒自己的革命斗志。

六人领导核心

洪秀全和冯云山沿途以贩卖笔墨补贴费用,历经广东省内各地后,西入广西桂平、贵县一带,吸收信徒百余人。这是洪秀全、冯云山初入广西为太平军播下的第一批革命种子。但直到这一年(1844)冬天,因为在广西一时还打不开大的局面,洪秀全便返回广东,让冯云山仍留在广西活动。

有请上帝打天下:上帝vs清帝(2)

过后两年,洪秀全在蛰居家乡、继续教书期间,先后写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等宣传革命的文献。在这些文献中,洪秀全从农民的革命要求出发,吸取了西方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并把它和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糅和,要在地上建立一个理想王国。他说:“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王私自专。”“普天之下皆兄弟,上帝视之皆赤子。”

他痛斥“阎罗妖”和“妖徒鬼卒”对人们的“缠捉磨害”,用来象征清朝皇帝和大小官僚对人民的压制,是一切罪恶的

《古今人物对比照片》 第1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