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部分 (第1/4页)

片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北宋中华》

作者:林三

第一卷 筑基

一 离奇失踪

2005年夏天某夜,东海海域,海军某部尉官刘通驾驶冲锋舟从海岸驶向某海岛,海面突然出现迷雾,接着划过一道闪电。亮光过后,海面只剩下冲锋舟,人却不知去向。附近巡逻的海军舰艇见此奇象,赶来救援,却只听到刘通报称海面气候异常,接着便失去联系。

五 崭露头角

对于将来的行动,刘通设想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首先,尽快熟悉古代的交流和通信工具-文言文。其次,广交朋友,寻找人才,培养人才。第三,选择合适的地点、适当的行业,发展实业,蓄积力量。第四,从政、从戎,谋求政治上的发展,力求进入权力中枢,借机拓展实力,打好根基。第五,待天下有变,趁时而动,登高疾呼,兴义师,举义旗,聚拢民心,光复河山。

又想,实施计划之时,势必显露后世所学,显露时未免太过惊世骇俗。为求掩饰,当寻遮掩法,纵然不能使人尽信,也当竭力试之。掩饰途径如下:

一曰博朗群书,对古典经史子集多所涉猎,诸如山海经、道德经、鬼谷子经、易经,等等。择其玄奇奥妙之处就证于当世学者,发些后世评论,宣扬后世所学。二曰广交朋友,尽量找寻海外商人和西域人士,交流各方学问,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莫不求之。三曰四方游学,增长见闻,同时宣传后世知识。待时机成熟,著书立说。当代能行者,大力行之;尚不能行者,先以书存之,留待后人行之。计划能否实现,有待将来检验,也许可行,也许行不通。

刘通少年时爱好古文,又经前段时日向李宪、阿碧等人学习,虽说文言功底大有长进,但阅读起经史子集诸书,仍觉吃力,不少艰深之处,还需求教于儒士李宪等人。众人见刘通无书不读,倒也赞许有加。刘通读书之余,便唤上侍仆四处行走,结交海外商人、西域人士,以及巫医百工、三教九流等各色人物。阿碧见刘通行止奇特,颇感好奇,也常跟随左右。阿碧父亲李窦的商行中,有不少能人异士,因生意往来,通西域语言和番邦语言者不乏其人,刘通每常会请上他们作为翻译。其实那些老外,大多久居中原,对大宋官话多能够交谈,有的还说得相当流利。李窦见刘通好学,心中高兴,倒是大力支持,为刘通提供不少方便。

一日,刘通读书稍憩,与李宪座谈,言及端午将至,不知泉州之地有何风俗。二人谈兴甚浓,均感到需在端午举办一次民间活动以振奋人心。李宪当即找来泉州通判韩望秋、主簿方易等主事之人前来商议,大伙磋商后,深觉此议甚有意义,无不举手赞成。

次日,李宪约齐当地名望来府商谈。只听李宪说道:“十余日后乃端午佳节,今邀各位乡老贤达前来,是为筹办佳节项目。宪来泉州二年有余,上蒙圣恩,下顺民意,时刻不忘报效朝廷,造福一方,却未立寸功于当地,心中着实惭愧。我泉州辖所地方安靖,人民乐业,灾祸辟易,此皆大宋洪福,黎民之幸。上月海边水患,虽小有损失,却无伤大雅。为振我州军心民气,本衙欲尊崇民俗,举办一些活动,还望各位献言献策,不吝赐教。”众人连忙称谢不已,都道知州大人爱民如子,真是难得一见的父母官。

富商李达说道:“李大人心系民众,我等十分敬佩,万不能辜负大人的一番美意。我愿出银四百两,以资盛举。”其余众人随声附和,捐款大小不等。李宪说道:“感谢各位父老对乡土的厚爱之情。我今日请各位来此,主旨在于振奋人心的举措,募捐之事却非本意。在座诸公皆有识之士,我等集思广益,定能想出良策。”

一老者冯轩说道:“当今圣上乃书画大家,应天子之召,我朝文事兴盛,远迈前代。老朽以为,当举办诗文大会,再举办一个书画大展,如此既能烘托节日气氛,又能彰显我朝文字之盛。”这冯轩是告老还乡的京官,熟知朝中事务。他刚说完,便迎来一片赞好声。

李宪说道:“冯大人提议甚好。各位还有何建议,尽可畅言。”刘通心想这诗文书画非大众所长,要让民众喜闻乐见,当推出百姓喜欢的节目,当即说道:“诗文书画是高雅之事,佳节举办,可振学子之志,坚其进取之心,此举甚妙。我还有个想法,请各位大人、先生参详。所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欲使军民同乐,是否再办一些乡土节目,焰火烟花、杂耍戏曲、花卉灯展,舞狮子、赛龙舟等等,这些项目皆为乡土乐见。凡参与者,以些许财物鼓励,择其优秀者予以奖励,有钱者出钱,有力

《中华书局北宋铜钱》 第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