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3章 地下植物工厂 (第1/3页)

言之有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地下基地的温度基本保持在25℃到28℃之间的恒温状态,湿度保持在70%到80%,“植物气肥”二氧化碳的浓度比地面多一倍。

因此拿来搞植物工厂和生物研究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目前地下基地在地面以下一百米至一百五十米深度,已经有轮廓的共三层。

按照负一层、负二层、负三层划分,技术上还可以继续深挖,不过被杨帆按停了,让开山小组优先扩大现有的三层空间的面积为主。

地下基地的三层空间在挖掘的时候,就配备了完善的通风、照明、通信以及水电轨道设施,所以真的入驻进来,也并没有那么不可接受。

在地下建立一个生态圈,想法看似不切实际,但其实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是可以做到的。

问题自然是有的,大多都是缺设备缺材料,这些都不是大问题,交易所能收到就收,不能收到就自己研究,还是不行就想办法搞个替代品。

一步一步来,不一定要一步到位,直接搞出顶级的仿真生态圈。

就像之前种植的菌菇,养在负一层不就长得都不错。

菌菇生长只需要水和基质,其他大部分绿叶植物无非就是多一个阳光,这是可以通过植物生长灯解决的。

理论上,植物生长所需的光谱只是可见光谱的十分之一。

植物生长灯一般都会针对植物所需要的特定光谱人造光环境。

通过用特定的灯珠和芯片样式更改布局的led灯就可以形成白光、蓝光等不同的人造光谱,可以针对性的契合不同种类的植物快速生长,为各为植物提供光照条件。

不仅能无季节生产绝大部分植物,还可以缩短20%到40%的生产周期。

而且可以获得超过十倍于大田的产能!

就像现在的地下基地,每层挑高差不多有十米高度,如果全部放上三角不锈钢铁架立体种植,每一百平方至少可以搞出五百平方以上的种植面积。

这利用率远比平地种植要高得多,何况负一层的面积光现在加固可用的面积就超过了三千多平方米,还在继续往东扩张。

此外,与传统的人工种植环境做个对比,在地下空间种植不需要格外的控温。

要知道控温是十分费电的,就拿现在智能温室来说,光维持冷风扇和制冷设备,每天都要消耗掉光伏和风力发电,每日发电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以世外桃源基地目前的发电规模,已经是很恐怖的消耗了。

所以,天然恒温环境的地下空间直接在种植成本上就有相当大的优势。

另外,在地下空间的植物未来都将会使用生物组培技术育苗,新生的植株也会被种植在水肥一体机中,完全不需要使用农药,只需要适当添加营养液维持植物的生长养分就行。

彻底避免了被土壤携带的病菌所侵袭,并且还不用担心地面上经常会遇到的病虫害减产问题。

那地下空间种植唯一需要考虑的因素就只剩下光照和水源了。

光照之前刚才说的植物生长灯就可以完成替代。

至于水源完全可以用资源类宝物灵泉来替代。

五个小型灵泉碎片,就可以换一个完整的小型灵泉。

五个小型灵泉,又可以换一个大型灵泉。

杨帆手里的小型灵泉碎片现在少说有五十多个,都可以在这里开一个灵泉组成的灵潭了。

这样都不需要去使用上层的地下暗河的水,毕竟现在这个世道地下水不免也会被污染,直接用灵泉就完事了。

干净又卫生,nice!

未来,在负一层的菌菇芽苗种植园,其实也可以搬到负二层。

因为是立体结构种植,最底层完全可以不安装植物生长灯,然后全部种植上关照需求少,并且能释放二氧化碳多的食用菌和芽苗菜等植物。

它们释放的二氧化碳向上升腾,直接就可以为上层植物提供二氧化碳这个气肥,进行光合作用。

从而形成交互辅助的多光谱组合立体种植生态模式。

只要安排少量灵植师,就可以解决种子的日常培育催化,在加上几个负责设备维护检查的技术员就搞定了。

光谱光源设计应该很快就可以搞定,其他像水肥自动化系统、物联网系统,移栽采收一体化系统这些都可以参考目前的智能温室里的成熟系统复刻就行。

有产业园基地的底子,和那么多技术员和机械师,还怕盗版不出

《重生末世的种田大佬免费阅读》 第143章 地下植物工厂(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