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不踏实 (第1/2页)
东方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家一大家老父母两人,子女五人,三个儿子都已成婚,底下孙子孙女六人,一家十六口人。别人家从关外逃出来上千里路,一路上死伤过半才是常态。 叶家十六口人在逃亡的路上,却不断的有着各种奇遇,例如煮水的时候,野鸭飞进锅里,河边打水的时候五六斤重的大鲤鱼往水桶里面跳。去捡野菜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挖出人参、遇到头晕撞过来的兔子或者找到木耳群。甚至叶老大还捡到过一只被东北虎吃了一半的野鹿。 结果就是叶家一路上逃难准备的两百多斤高粱面到了遵化硬是还剩下一百来斤。这一路上,叶家家中的人顿顿能吃饱,还不时有肉吃,精气神自然不差,就算饿的两眼冒金星想要抢他们粮食的流民也不是强壮的叶家三兄弟的对手。 原本叶家还不缺粮食,就算百多斤高粱面,省一些也够全家吃个十天了,不过听说遵化镇外面有酒楼后厨免费施粥,女人孩子还有半张白面饼拿,本着能省则省不拿白不拿的升斗小民生活态度,自然来排队取粥。 一个人吃一碗粥当然没多少粮食,不过叶家十六口人,女人孩子占了十二个,那不是能拿六张白面饼。加上十八碗很稠的米粥,差不多是十多斤粮食了,而且还不是高粱这样的粗粮,是白米白面这样的细粮。 北方白面的价格是极贵的,毕竟北方一亩上好的水田,风调雨顺没啥病虫灾害的理想情况下一年也就产200斤小麦。如果要做成罗家这样雪一样白的白面,磨麦子的时候至少要去掉三成的麦麸。这么算下来,一亩上好水田能产的白面也就剩下140斤。 当然,麦麸是可以喂牲口和家禽的。因此地主家庭也不敢天天家里吃白面的,毕竟地主家的人也多,如果在吃这一块放开,其消耗也会非常大。尤其是非官绅家庭出身的小地主,其财富都是依靠经营和平日里省出来的。 至于红楼梦里面描绘的贾家等家庭,已经算是皇亲国戚了。这等人家自然是可以做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等地步——孔子也是贵族出身,饮食上讲究着呢。 一般人家磨面的时候,舍不得磨掉太多,最后得到的面粉是微微发黑的。蒸出的馒头,大饼也是这个带一些黑的颜色。 罗家酒楼后面发的白面饼,外表用猪油炸的金黄,里面雪白,那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 莫说外面的流民,就是遵化本地穷人,也都愿意孩子老婆去那里喝一份粥,领半块白面饼吃。 罗家酒楼后面的施粥处自从开张后,来这里喝粥领饼子的流民穷人络绎不绝,从无断绝,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架势。 至于前面的酒楼,因为新添了几个菜色和走实惠路线,也有不错的客流——重点还是遵化附近是铁厂煤矿遍地,不少管事和小老板也有聚餐的需求——尤其是谈生意的时候,不去酒楼怎么谈生意呢。 当然如果指望酒楼前面这点收费的顾客养后面的免费施粥处,是绝无可能的。毕竟后面每天都领粥的人数从最初的满足数千人已经到每天的数万人。 因为酒楼和施粥处都在城外的东关,遵化城也不想管外面的事情,毕竟打开城门放流民进来,那是绝无可能的,至于城内街上要饭的事情,那是丐帮的利益盘——丐帮也是要每月向上面的官老爷、衙役送上好处的,没好处凭什么留你在城内要饭! 在大明,按照建立者朱元璋的想法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职业的,在明朝无所事事本身就是犯罪,县老爷直接让人抓来打板子上枷锁蹲站笼都是合法的。县官这个年代称为百里候可不是白叫的。 不要小看打板子、带木枷和蹲站笼这县衙门的老三样,打板子可轻可重,县官不想打死人,一百板子下去也就是皮开肉绽,上点金疮药养个三五天就能活蹦乱跳又是一条好汉了。如果想要打死人的话,只需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下面衙役只需二十板子打下来,任你武松在世林冲转生也要非死即残。 至于带木枷,木枷也是分型号的,最小的木枷也就是十来斤二十来斤的样子,一般人带个一天也没啥大事。最重的木枷一百多斤,就算举重运动员也不可能长时间带上这么重的家伙,只能凭借木枷的形状借力跪着。 至于站笼又叫立枷,这个最损了。进了站笼,脑袋在外面,身子在笼子里,站不直蹲不下,扎着马步就算你是练家子,你能一口气扎多长时间马步呢!进站笼长过三天,非死即残。 老残游记中一位酷吏县官,上任一年县衙的站笼就站死两千多人,若是站死的是贼人也就罢了,很多站死的都是被贼人陷害的——扔你家几件贼脏进院子去,然后找人报官,这不就人证物证齐全了。 为了看清这一家人的气运,罗伯特打开由相面术因为仙元滋养异变而成的天眼望气术,只见这一家人其中一个大约六岁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头上是金色气运,叶家其他人头上都是白色气运但也沾染了一丝金色。 再看其他领粥拿饼的流民,其头上的气运
《魔法世界的纯音乐》 第83章 不踏实(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