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不甘躺平的崇祯 (第1/2页)
知音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自上次崇祯宣布摆烂后,就开始不上朝。 本应由皇帝亲自审阅的重要奏疏,如今只能交由内阁处理。 而内阁那几位专门处理鸡毛蒜皮小事的几位阁老,面对如雪片般飞来的大量奏疏,顿感手足无措。 文官集团惊恐万分,立刻达成共识,形成了以魏藻德和光时哼为首的权力中心。 少了崇祯帝每天的指手画脚,此时的文官集团变得无比团结。 原本空空如也的国库,也在他们的积极募捐下,筹得三百万两银子。 同时,大量拨款给工部,用于打造铠甲兵器,加强京营操练,迅速补齐了京营空缺的军饷人数。 此外,他们还联合山东士绅,组成右武卫新军三万人,并得到了附近士绅的捐款。 这一系列操作,使得原本因贫困而叮当响的国库,竟然有了小一千两白银的盈余。 然而,崇祯虽然赌气不上朝,不过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没坚持几天,他就让太监去内阁咨询国务,最后干脆让太监直接把奏疏送到他的寝宫。 罢朝第二十天后,崇祯重新开始了早朝,并且不停给大臣讲忠君爱国。 这让原本以为大权在握,准备架空崇祯的东林党人十分不满。 还以为崇祯和他爷爷一样,自此躺平了,成为咸鱼皇帝,没想到这位又菜又爱玩的皇帝,居然还想继续瞎操作。 结果就是,不到十来天,原本国库的近千万两银子就被飘没了。 最让人无语的就是,居然还有账本可查,一双军鞋100两,一把鸟铳500两。 原本被补齐的京营空饷的士兵,全部因为没响回家了。 原本的山东右武卫新军也因为发不起军饷,被解散了。 当涿州失守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崇祯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召集百官议事。 北京,紫禁城,金銮殿。 “诸位爱卿,李自成的闯军闯军已经攻克涿州,兵逼京师,诸位有何高见。” 此时坐在龙椅之上,年仅三十多岁的崇祯,已经出现少许白发,脸上无不表露出来沧桑。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魏藻德舔了舔干燥的嘴唇,低声道:“陛下,如今国库空虚,京营士卒缺饷,已然无法抵挡闯军。为今之计,唯有东迁济南,到时候召集各路勤王之师,一举荡平李自成的贼寇。” 崇祯眼角一抽,心中暗骂这些文官平日里没什么本事,一到关键时刻就想着跑路。 但他嘴上却说:“爱卿所言甚是,只是南迁需要大量银两,如今国库已然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再说,若是百官和百姓知道朕要南迁,必然人心惶惶,导致局面失控。” 魏藻德问道:“那陛下您的意思是?” 崇祯道:“朕决定号召天下富户捐款,共抗闯贼。同时,让太子朱慈烺去济南,稳定山东士绅,并筹备物资。” 光时哼出列反对道:“陛下此言差矣,微臣以为,此举必定让京城军民人心惶惶,此时应立刻昭告天下,让京城百姓都知道他们的皇帝正在带领他们共抗闯贼,以安民心。” 崇祯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言,立刻去办。” 魏藻德和光时哼退下后,大殿再次陷入沉寂。 崇祯扫视一圈群臣,开口道:“还有没有人有别的主意?” 户部尚书方岳贡出列建议道:“陛下,微臣认为可以调集江北四镇的兵马,进京勤王。” “只能如此了。” 崇祯虽然知道不一定调得动,不过没有其他选择了。 “立刻传令各地总兵进京勤王。” 兵部尚书张晋颜出列建议道:“陛下,微臣认为可以派人去和闯军议和,拖延时间,等待勤王兵马到来。” 崇祯犹豫一会,问道:“你说议和?” 张晋颜解释道:“是的,闯军快要打到京城,山东勤王最快也得七天过来。 江北四镇北上也得一个月时间,此时唯有议和先拖延时间,闯贼要的无非是而封王,和需要大量的银两和粮食,等闯军拿了钱,消停下来,我们再慢慢收拾他们。” 崇祯深吸一口气,说道:“那就按照爱卿的意思去办吧,不过议和可以,朕要限制底线。 第一,朕最多只能封李自成为侯爵,第二朕不会给他们一两银子和一粒米,第三李自成必须向朝廷上表归附称臣,所辖之地必须接受朝廷委派官吏,严禁私自委任官员。” 下面的官员听见后,都快要骂娘了,都什么时候了,闯军都快打到北京了,你还放不下架子。 敢情皇上你这是不想议和谈判!这是准备要诏安李自成? 果然不出百官所料,李自成在和使者谈判后,气的李自成直接一刀砍了明朝的谈判使者。 内阁次辅陈演和魏藻德商量后,决定不经过崇祯的同意,直接派遣使者和李自成进行无底线的谈判。 然而,李自成并没有给大明喘息的机会。 他的闯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克了良乡县,距离京师只有一步之遥。 此时,京师之中的大明官员们乱成了一团,不少人开始打包细软,准备逃跑。 崇祯看在眼里,心中焦急万分。 一面命令锦衣卫新指挥使田化雨,严格监视文武百官。 一方面急忙召见京营三大营
《崇祯要钱》 第141章 不甘躺平的崇祯(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