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2部分 (第1/4页)

世纪史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毙�锍赂�闹倚⒔谝骞勰睿�彩恰岸�摹敝忻飨缘脑闫桑�獗砻髯髡叩乃枷牍勰钔��嬖诿�苤�Α�

“二拍”中的故事,大多写得情节生动而语言流畅,前面所说“三言”的一些艺术特点,如大量运用活泼的口语、注意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等,也是“二拍”所具有的。只是像《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全篇精雕细琢的作品,在“二拍”中难觅可以媲美之例。但“二拍”也有格外值得注意之处,那就是凌濛初对小说反对偏重传奇性的看法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拍案惊奇序》说:“语有之:‘少所见,多所怪。’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可以常理测者固多也。”

又批评当世小说“失真之病,起于好奇。——知奇之为奇,而不知无奇之所以为奇”。也就是说,他的理想是写一种“无奇之奇”。“三言”中的小说,情节上运用巧合较多,而在描写具体人物性格、生活场景时,则多有平凡真实的成分,这已经是向“无奇”转化。“二拍”中作品,虽未必能达到作者自己提出的标准,但其中写得好的,如《韩秀才趁乱聘娇妻》、《恶船家计赚假尸银》、《懵教官爱女不受报》等篇,非但没有神奇鬼怪或大奸大恶之类,而且也没有过于巧合的事件。情节的生动,主要靠巧妙的叙述手法。这就更向“无奇”的方向发展了。小说摆脱传奇性,这是艺术上的重要进步。因为这样它就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更有利于对人性内涵的深入开掘。后世《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优秀作品,就是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而获得更大成功的。

“三言”、“二拍”卷帙浩繁,旧时一般人不易购置,明末抱瓮老人(真名不详)从两书中选出佳作四十篇,编成《今古奇观》。“三言”、“二拍”原书一度失传,此书在民间流传甚广,有很大影响。

………………………………………………

第四节 其他白话短篇小说

晚明其他白话小说集为数众多,虽不能达到“三言”、“二拍”的水准,但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明末的人情世态。下面择要作些简单介绍。

《西湖二集》三十四卷,周楫编纂,原刊于崇祯年间。据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及《西湖游览志余》等书编成,叙述与西湖有关的传说故事。其中《巧妓佐夫成名》写一个机智的妓女帮一个穷酸书生利用社会弊端诓财窃势的故事,颇有讽刺意味;《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写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嫁夫丑愚、忧郁而死,反映了旧时“才女”的不幸。《西湖二集》有各种类型的故事,内容丰富,又多涉及杭城民俗,富有生活气息,故为人们所喜爱。

随着明末社会趋向崩溃,以传统道德挽救世道人心的意识逐渐抬头,这在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像“天然痴叟”著《石头头》十四卷、“薇园主人”著《清夜钟》十六回、“东鲁古狂生”所编《醉醒石》十五回,均有“推因及果、劝人作善”的立意。《醉醒石》中《假虎威古玩流殃》一篇写一江南大家的仆人王勤以机变无耻而发迹的故事,与李玉剧作《一捧雪》大略相似。另外,近年发现的《型世言》也属于上述类型的小说集。

《型世言》十卷四十回,陆人龙著,著名书坊主陆云龙评点并刊行,刊行年代约为崇祯五、六年间,与《二刻拍案惊奇》相近。此书清初以来即鲜为人知,在国内失传已久,且不见于文献著录,唯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藏有原本。近年首先为海外学者所注意,1993年中华书局继之出版了点校排印本。据研究,以前有几种残本传世的《三刻拍案惊奇》,系据《型世言》原本覆刻正文部分,删去原序等原作痕迹并另撰回目,伪造而成。

通俗小说标榜教化、以“劝世”面目出现,原是通例,但作品中实际表现出的思想内涵,则因作者自身的人生观念不同而各异。《型世言》全书皆述忠孝友悌、贞烈节义之事,不少故事颇觉可厌。如《淫妇背夫遭诛,侠士蒙恩得宥》,写“侠士”耿埴与“淫妇”邓氏私合甚久,终因她对待丈夫过于恶劣而将她杀死,如此无情无耻之徒却为作者所歌颂。不过,由于《型世言》基本上都是取明代的人物故事、社会传闻写作的,可以从中了解当时风俗人情及各种社会现象。有些篇章虽立意在劝惩,却能够较真实地描写生活中的事件。如《八两银杀二命,一声雷诛七凶》的前半部分,把穷苦农民阮胜不得已而卖妻的故事写得相当具体,反映了民间的艰难困苦。而本书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对于了解晚明社会思想的变化,也有它的用处。

此外,

《中国文学史纪录片》 第14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