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1部分 (第1/5页)

生在秋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广东统帅,都是十分刚硬、十分倔强的脾气。两人一起经历

了多次生死患难,也有过不知多少次激烈的争吵。一直到死,

两人仍是在争吵。但在两人的内心,却又一定是互相钦佩。那

既是英雄重英雄的心情,又知道在抗拒清兵大敌之时,非仰

仗对方的力量不可。高明的组织才能和正确的战略决策是必

要的,亲临前敌、殊死决战的刚勇也是必要的。

宁远在山海关外二百余里,只守八里和守到二百多里以

外,战略形势当然大有区别。

宁远现在叫作兴城,有铁路经过,是锦州与山海关之间

的中间站。地滨连山湾,与葫芦岛相距甚近。我真盼望将来

总有一日能到兴城去住几天,好好的看看这个地方。

天启三年九月,袁崇焕到达宁远。

本来,孙承宗已派游击祖大寿在宁远筑城,但祖大寿料

想明军一定守不住的,只筑了十分之一,敷衍了事。

袁崇焕到后,当即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的进行筑城,立

了规格:城墙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墙墙址广三丈,

派祖大寿等督工。袁崇焕与将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当他

们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筑城时人人尽力。次年完工,城高

墙厚,成为关外的重镇。这座城墙是袁崇焕一生功业的基础。

这座城墙把满清重兵挡在山海关外达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

是吴三桂把清兵引进关来,不知道还要阻挡多少年。

关外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年来,辽东辽西的

汉人流离失所,若是给满洲人掳去,便成了奴隶,于是关外

的汉人纷纷涌到,远近视为乐土,人口大增。宁远城一筑成,

明朝的国防前线向北推移了二百余里。

袁崇焕同时开始整饬军纪,他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额,吞

没粮饷,蛮子脾气发作,当即将他杀了。但按照规定,他是

无权擅自处斩军官的。孙承宗大怒,骂他越权。袁崇焕叩头

谢罪。孙承宗也就算了。他后来擅杀毛文龙,在这时可说已

伏下了因子。

孙承宗也是个积极进取型的人物,这时向朝廷请饷二十

四万两,准备对清军发动进攻。孙承宗是教天启皇帝读书的

老师,天启对老师很不错,立刻就批准了。但兵部尚书与工

部尚书互相商议说:“军饷一足,此人就要妄动了。”所以决

定不让他“饷足”,采取公文旅行的拖延办法,使孙承宗的战

略无法进行。孙承宗于是进行屯田政策,由军士自耕自食,却

也得到很大的成效。

天启四年,袁崇焕与大将马世龙、王世钦等率领一万二

千名骑兵步兵东巡广宁。广宁即今北镇县,在锦州之北,离

满清重镇沈阳已不远了。袁崇焕还没有和清兵交过手,这次

已含有主动挑战的意味。但清兵没有应战。袁崇焕一军经大

凌河的出口十三山,从海道还宁远。这时清兵已退出十三山。

袁崇焕这次陆海出巡,写了一首诗,题目是《偕诸将游

海岛》,不说“率诸将”而说“偕诸将”,不说“巡海岛”而

说“游海岛”,颇有儒将的雅量高致。诗中很清楚的抒写了他

的心情:是战是守的方略苦受朝廷牵制,不能自由,见到大

好河山,更加深了忧愁。对荣华富贵我早已看得极淡,满腔

忠愤,却只怕别人要说是杞人忧天。外敌的侵犯最后总是能

平定的,但朝廷中争权夺利的斗争却实是大患,不知几时方

能停止?看到天上浮云,冷清清的月亮,又想到我父亲逝世,

伤心得肠也要断了。

短短三四年之间,从京师戒严到东巡广宁,军事从守势

转为攻势,这主要是孙承宗主持之功,而袁崇焕也贡献了很

多方略。

孙承宗很赏识他,尽力加以提拔。袁崇焕因功升为兵备

副使,再升右参政。孙承宗对他言听计从,委任甚专。

天启五年夏,一切准备就绪,孙承宗根

《碧血剑图片》 第81部分(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