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01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绪有点不耐翁同的话,皱了一下眉头,打断翁老头的话道:“翁师傅,您这话不矛盾吗?他们既然不敢与我大清兵戈相见,又何来想击败我大清的妄想?再说这与朝鲜有何关系?”

“正因为他们不敢直进攻我大清,又必须进攻我大清,所以其战争只能是在朝鲜开打。”

“朝鲜将成为交战之地。朕已晓。朕问地是为何朝鲜能定我们在短期内发起战争。”

“皇上是否还记得朝鲜甲申之乱?”

光绪不知道这老头为什么扯那么远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朕记得。那次是倭人乘我大清与法兰西在云南、安南激战之际发起政变。亏了袁慰亭当机立断怒斥长官率四哨官兵驱逐倭兵。力保朝鲜国王不失住了我大清这个属国。免除了我龙兴之地地威胁。”

朝鲜甲申政变发生在九年前(1884年12月)。日本驻朝鲜公使绣添进一郎率日本兵劫持朝鲜国王屠杀亲中地朝鲜官员。在竹添进一郎地逼迫下国王很快颁布了新政纲领。任命了新地官员。英国美国等西方列强地使节晋见了国王。视大清在朝鲜地军事力量如无物。

就在众人都以为朝鲜大局已定地时候常驻朝鲜地小小四品同知袁世凯力劝自己地顶头上司吴兆有、张光前出兵平叛。吴、张二人当时都是一品、二品大员。他们坚持以等待国内命令不挑起战事为理由力阻袁世凯出兵。袁世凯最后以一句“……如果因为挑起争端获罪。由我一个人承当。决不牵累诸位”勉强说服他们仅四哨人马(每哨一百人)与占据朝鲜王宫地日本人和朝鲜卫兵开战。经过一番血战。赶跑了盘踞王宫地竹添进一郎。从日本兵手里抢出了朝鲜国王。从而使朝鲜没有落入日本人之手。

翁同苦笑了一下。说道:“袁慰亭战事取胜。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记得少在事发九天之后下发了一道‘目前办法定乱为主。切勿与日人生衅’地密令。哎当时电报不能直达汉城。有什么指令须先得用电报发到旅顺口用兵舰送递汉城。实在是误事之极。”

少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字。

光绪明白翁老头说这话明里是感叹通信的不畅实际是告李鸿章一状,说他对日消极。但此时光绪不想听这些,只想听到自己关心的答案。他心里甚至有点厌烦这个说话哆嗦的老头了。

翁老头自然知道光绪此时的心情不佳,但他就是想卖一个关子,就是想让光绪的印象更深刻。他接着说道:“战事是胜利了,但我们大清在这事的最后处理上却大大的失败了。可以说我们是大胜而败,而日本人是大败而胜,这个甲申政变给大清和日本之间的战事埋下了一个伏笔。日本人也有了一个引我们上钩的诱饵,可悲的是我们大清不得不上钩。而且他们随时可以利用这个来开启战事。”

光绪很不认同这个嗦老头的话,问道:“此话怎讲?翁师傅以前怎么不说?”

翁老头拱了一下手,说道:“老臣也是看了《风雨报》才知道日倭的狼子野心的。皇上,请听老臣详说。”

光绪脸上的神色稍缓。

翁同说道:“甲申政变之后,日本先和朝鲜签订了一个《汉城条约》,明确规定朝鲜以国书向日道歉、赔款、缉凶等,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日本有权增加

的驻军。不久之后,日本又和我大清谈判,对付开:是:清军撤出朝鲜、惩处参与事变的清军将领、抚恤事变中日方商民。此事错在日方,我方谈判使者据理力争,此三条迟迟没有谈成。但少担心谈判破裂引发战争,故建议朝廷‘议处营官、赔恤难民两层,纵不能悉如所请,须求酌允其一,捭得转场而固和局’,并说‘日人最贪小利,……即使加恩优恤,谅不过数万元’。谈判的最后结果是我方答应对日方商民‘酌加抚恤’。”

这事光绪自然知道,他问道:“这是朝廷诸公商议而定,难道有什么问题?”

翁同叹了一口气,说道:“朝廷诸公不清楚万国公法,自然不如少明白其中的诀窍。我方所出的银子‘谅不过数万’这话不错,我大清也确实不在乎这点点小钱。可是,这不过数万的钱赔偿出去就让泰西列强以为袁慰亭平叛之事是错的,表示我大清在向日本人道歉。”

光绪大声说道:“岂有此理!我方出钱不是为了早日解决双方之纠缠,早日恢复朝鲜的安宁吗,好心难道错了?泰西人可恶之极!”

翁同见光绪发怒,越发平静地说道:“因为我方已经认输,谈判也就顺利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当时少的心情很好,在与日酋伊藤博文共进午餐时,说了下面的话:‘……,吾知贵国尚无侵占朝鲜之

《夺清精校txt》 第10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