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26部分 (第1/4页)

江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哥,你就别笑我了。”李德謇的语气有些没落“本来我是想学古人锥悬梁头刺骨的,结果差一点把自己吊死在横梁上,屁股上扎了两个洞,到现在坐都没法坐,一坐就疼。”

“噗。”徐阳捂住肚子,本来以为自己的这些兄弟会做些奇葩的事情,没想到居然做出了这么奇葩的事情。

“为何他们都跟着你一起躺着了?”徐阳忍住笑意问道。

“他们以为我是在睡觉,所以就决定一起睡觉了。。。。。。”

。。。。。。。。。。。。。。。。。。

书院的学子在准备大考,可是书院那些进入实习的学生就不必参加考试了,就比如牛师赞和骆宾王,他们现在一个去蓝田县参与建桥,一个去报社继续当记者,日子过的十分悠闲,也很受人羡慕。

书院最近相传有一个考神,乃是袁天罡门下的一名学生,名曰‘陇傲天’听说是名道士,从下半学期转来书院的,年纪不大,才十几岁,本来是要转到小学部去上学的,可是袁天罡硬是让他跟着大学课程上课,接过让人没想到的事,这小子仅仅半个月就把大学课本给看完了,袁天罡弄了一次自测考试,他以满分的成绩位列化学系第一,这还不是最绝的,下半学期,医学院的孙思邈院长亲自给他开小灶,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个年纪颇小的弟子居然再一次在医学测验中考出了满分的成绩,直接被书院的学子封为‘考神’。

相传书院中的两大顶级天才,一个就是这陇傲天,另一个就是骆宾王,毕竟骆宾王也是考过金融管理满分的,虽然年纪比陇傲天大了一些,不过依然是众多士子中被仰望的存在。

南山书院就像是一个齿轮,每天转动的十分精确,读书人向来对时间的把握与要求都特别高严格。

临近大考,书院中的学子们大多在宿舍中准备复习,像程处默他们几个躲在宿舍中睡觉的的确十分少见,不过徐阳走的时候是把试卷留给程处默他们了,兄弟只能帮他们到这了,剩下的就只能让他们自求多福。

书院很平静,朝堂很平静,整个大唐都很平静,但是平静往往是孕育风暴的最佳方式,蓝田县的土豆已经收获,亩产五十多石的产量直接把蓝田县县令惊得差点没接上气,说是一套,可真要是做起来,出现了这种亩产五十石的情况还是让唐人有些难以接受,那些活了几十年的老人更是言之凿凿的说这就是祥瑞,至少老人家活了几十年都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

蓝田县收获的土豆已经作为种子分给了其它各县,只等着明年开春之后再进行一次播种,这样大唐再过一年这个关中就有可能都种上这种祥瑞一般的植物。

李二最近心情很好,在朝堂上又是频频做出大动作,宫中原本多的两千多宫女又被精简遣送出宫,留给地方的百姓,生儿育女,为大唐提供更多的人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阳之前提出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匮乏最终是暴露了出来,现在长安终南山附近的工厂的工人越来越稀缺,工厂急剧的想要扩大规模,可是长安的人口却不能提供那些苦力岗位的员工,这样受到限制,那些工厂的股东现在看到奴隶就像是饿狼看到了食物一般,全都收进工厂。

对于这一点,那些工厂的股东们都是和徐阳多次表示,能不能再次出征高丽抓些人回来,上次那五万人让他们尝到了甜头,他们的这个请求遭到了徐阳的呵斥,真以为俘虏是大白菜啊,一拔一大把,这些人可都是吃了十八年粮食才长成的汉子,整个高丽的人口加在一起才不过六十万,那一次大胜之后高丽一定会夹起尾巴做人。

不过徐阳没有向别人说起,自己写给李靖的信中说的明明白白,一个突厥人十贯钱,有多少收多少。。。。。。。。。。。。。。

。。。。。。。。。。。。。。

ps:累屁了

第十章靖安四海

所谓“远交近攻”,徐阳当初在朝堂上提出这一外交理论深受朝堂上众人的肯定,就连一向喜欢挑刺的魏征都对这条建议竖起大拇指,称之为自古之上策。

最近突厥暴风雪的灾情越来越严重,所以周边一些小国也都纷纷起了一些别样的心思,薛延陀就是这样一个蠢蠢欲动的小国。

薛延陀的首领夷男,原依附于突厥,如今看到劼利势衰,在族中人的鼓励下,率领其族人反攻劼利,攻下了西图几个部落,取得了一些战绩,周围部落想要推举他为可汗,可是夷男不敢当。

李二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去薛延陀,这个时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战胜一切敌人的

《大唐城央世家 进度》 第12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