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72部分 (第1/4页)

江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偿把银钱交给书院这事简直都伤破了脑袋,毕竟这事搁我们这些下人来看,就是败家,这些钱送给那些穷酸腐儒,让他们整天躲在屋子里折腾来折腾去的,简直就像是把银子白白浪费一般,以至于到了最后,一直受郡爷宠幸的刘七替我们这些下人问了问为何要白送这些钱财给书院,您猜郡爷是怎么说的?”

老钱的这番话也是勾起了刘梦璃额兴趣,她也对于夫君把银钱一车一车的朝书院拉很是好奇,可是却不好意思问出口,男人家总是要有些自己的事业,现在听到老钱提起,立马来了兴趣,问道:“哦?夫君他是怎么说的?”

老钱像是在回忆,又像是在重复,一副崇拜的样子说道:“郡爷当时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们这些下人,在大唐,不论是开办炒茶厂还是玻璃厂,都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让他骄傲的,也让徐家能够在长安安身立命的,只有南山书院这一个地方,所以叫我们以后谨记,拉的这些钱不是白白浪费,而是在给自己的子孙后代买的保命钱。”

“给子孙后代买的保命钱”刘梦璃口中默念,又想到了还在厢房中熟睡的徐兴唐,脸上露出一抹幸福神色,自家的男人就是这么强大,长安其他的贵族商贾们还想着怎样挣更多的银子时,自家男人就开始为子孙后代着想了,这就是鬼谷子的远见吗?刘梦璃不知道,不过一想夫君,自己就有着无比踏实的安全感。

点了点头,脸上的沮丧也一扫而光,看到那一大车的铜钱时,刘梦璃竟然觉得这些钱还有些少,挥了挥手催促道:“既然夫君这么说,那就一定有夫君的道理,咱们庄在长安,顶多算是个二流贵族,没有从龙之功,就要多想想保命之法,夫君要求的,你们就要按时遵守。”

老钱看到刘梦璃脸上的阴霾已经散去,也是十分欢喜,作了一揖道:“小的遵命,这就出发。”

刘梦璃从门旁走了出来,在两名侍婢的服侍下,亲自给马车又检验了一番,才朝坐在车辕上的钱管家道:“这些铜钱好生看管,路上小心一些。”

“大少奶奶您就放心吧。”不知何时,一名光头大汉就骑着马超在了马车前面,朝刘梦璃挥了挥手,见背着枪的彪大广,刘梦璃也是放心的点点头,这才目送车队离去

“青龙敦化两个坊的百姓要合到一个坊?”滕建虎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对啊。”徐阳啃了一口桃子,眯着眼睛看着一大片湿地。心里还在思考怎样把这些水给排出去。

“那还多出了一个坊怎么办?”滕建虎发呆似的问道。

“留着卖钱啊。”徐阳咬了一大口桃子,露出里面鲜红的桃核,笑容很是甜蜜

第三十一章二坊合一

关中的一场大雨,让曲江池发了一场水灾,也让长安周边各县的百姓糟了一场涝灾,土豆这玩意虽然经活,可是也耐不住泡在水里太久,连续三天的大雨,让不少涝洼地全都是积水,土豆泡在其中久了,很快就从根茎开始发黄枯死,让那些种植土豆的百姓大惊失色,急忙下地排水。

还好此时已经步入六月,天气炎热,阳光也很是猛烈,只要不是积成水汪的涝地,太阳炙烤一天基本上就全都干了。

敦化坊的排水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负责帮那些百姓重建房屋的,是在大唐载誉颇高的鬼谷子徐阳。

徐阳对于这些百姓的顺从竟然有些不知所措,原本以为他要求这两个坊的百姓住到一个坊会受到极大的反对,这是当站在高台上向那些难民们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居然在低声欢呼。

徐阳不知道的是,敦化坊和青龙坊是长安最为偏僻的东南角的两个坊,这种地理位置和其它的坊根本没法比,城东北地区,因靠近皇宫大内,所以官僚第宅密集。城东北的入苑坊和胜业坊更是王府云集,入苑坊后来有玄宗的十六位王子居住,号称十六王宅;而胜业坊有薛王业宅,宁王宪山池院等。公主第宅集中在崇仁坊,如东阳公主宅,中宗女长宁公主宅等。而安仁坊则多云集的是亲王外家,如薛王业舅父王昕宅,宁王宪外祖父刘延景宅等,至于像这东南角原理皇宫的偏僻角落。都是些普通的平头老百姓居住。

这个时代。普通百姓要是遭遇了天灾。房屋什么的官府是绝对不会帮你重建的,顶多是给你一些粮食,帮你度过今年,明年等土地再能种植就任你自生自灭了,所以徐阳这个跑来给这些灾民们建造房屋的愣头青,竟是迎来了‘首善’这一称谓。

徐阳有些哭笑不得,原本以为让他们挤在一个坊会遭到流言蜚语,不过现在看来。似乎一点问题都没有了。

《大唐城央世家 进度》 第172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