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 (第1/4页)
怀疑一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岁了。而且是个人物了。坐在宽大的剧院中,韩文德有一种当家作主人的感觉。心里升腾起一股自豪感。
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庆典,他们公安队有一台从敌人手里缴获来的收音机,都围着听,当时不少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
紧跟着镇反开始,以公安队为主,县游击大队配合,逮捕了一些地主恶霸,都在狱中押着,日夜巡查,怕有人劫狱。因为在农村还有好多的枪支没有收上来,情况比较复杂。
这期间,韩文德的姑姑托人给他说媒,是临潼县铁炉乡的一位姑娘。
临潼铁炉乡是韩文德的老家所在,村名叫韩家村,他一个姑嫁到了铁炉庙,说的这个媳妇就在铁炉庙,姓闵,名字叫闵惠芳。
这个闵惠芳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得病死了,他父亲当时正学中医,想尽办法也没救下她母亲的命。后来给她娶了个后母。闵惠芳自幼胆小,又有一个不贤的后母,受了很多委屈,却从来不向人诉说。到十八岁的的时候出落得非常漂亮,被当地一家恶霸看上了,托人说媒,非要娶她做第四房姨太太不可!父亲一生忠厚,悬壶济世,轻易不与人争斗,自然也不敢与那恶霸争,只知道唉声叹气。母亲是后母,巴不得她出去,也不管她跟的人好不好。眼看着一个弱女子就要进入虎口,共产党解放军打过来,当地解放了,变成了人民的政府。在镇反运动中,因为那个恶霸有血案,被政府镇压了,闵惠芳才有机会另外成家。韩文德的姑姑和姑娘在一个村,对姑娘的脾气禀性摸得很清楚,就把闵惠芳介绍给她的侄子。
提起婚姻,韩文德就想起了桂英,心里就很痛,从桂英又想起了那个白晓燕,不知道好好的一个好姑娘,怎么一结婚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然后又想起了汉中的那个张云华,这个张云华对他很好,在西安城掺着他的胳膊,那种亲密的样子跟夫妻差不了多少,后来在汉中还要跟他回高陵给他做二房,竟为他假装吞了金戒指,让他差点把那一瓢臭烘烘的人粪尿从云华嘴里灌进去。他的笔记本上至今还留着云华给他写的几个大字:百折不回!但是,这几年没有音信,估计云华早已经嫁人了。就是没有嫁人,他也不能娶云华,云华是上了洋学堂的,有文化,只怕吃不下农村的苦。闵惠芳虽然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但是贤惠,将来在家里能跟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就同意了这门婚事。并很快把闵惠芳娶了过来。
韩文德自从回陕西以来,没有断了托人给世金大哥说媳妇。世金大哥的媳妇很难找,陕西人排外,有好姑娘的家庭托人一打听,黄世金是外路人,婚事就吹了,一些跛子瘸子傻子世金大哥又看不上,婚事就拖了下来。
韩文德执行完保护严书记的任务后又回到公安局。
扈局长找他谈话,让他担任局里的文书,主要坐办公室,写材料和接待人。韩文德答应了。他喜欢写写画画,在队伍上,他就随身带着一个笔记本,把看到的和想到的事都记下来,和其他人相比之下也算有一些文才。
扈局长很快调走了,来了个王局长,叫王运好。
随后就是诉苦会和三查四评,韩文德作为文书,在担任记录的同时也要自查。那时候公安大队已经发展到二百多人,参加三查会的还有各机关,县政府的一些杂勤人员,每人都得过关。
韩文德先带头查他在旧社会当兵,抗战八年的历史,和二次卖壮丁在伪自卫团任分队长时有打骂士兵的不良作风。高陵解放时和组织失去联系,情况不明,跟伪军逃离高陵,到周至山区。并说了那天晚上看见顾书雄埋枪的情况。韩文德记性好,虽然是晚上,他还能对西落玉半山的那两处埋枪地点说出个大概。韩文德说,必须我亲自去找,因为是晚上,我只能记起大概地方,不知村名,枪都是破步枪。
他的三查情况被整理成大会单型材料交给局里。韩文德建议,马上派人去把枪刨出来。张道能队长和王局长都回答说,咱人少工作忙,不能去,把材料转到周至公安局就行啦。于是找枪的事就搁下了。
那时候公安局都要按军人的要求工作,每天还要进行训练,张队长不认得字,出操的士兵科目也不大行,好多事情就落到韩文德头上。所以,每天事情特别多,也特别忙,操场教动作,课堂要上课。其实,韩文德只能算个半知识人,文化程度不大高。困难重重,但他干得很卖力。
抗美援朝开始了,志愿军开始入朝作战,韩文德报名要去,王局长再三劝他不要去,对他说,局里缺人,你留在局里好好工作。
韩文德就没有去。
后来,
《机枪豌豆简笔画》 第50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