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1部分 (第1/4页)

开盖有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是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史无前例的新问题,能够创造新历史的新问题。任何的掩耳盗铃,都会使我们错过这个创造历史的新机会。

其实,国家已经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民怨迅速集中的2006年5月,“国六条”出台,旨在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扭转房地产市场商品房“一股独大”局面,以供应多元化抑制房价快速上涨。有关细则规定:自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这意味着,至少有70%的人口将来要住到这样的具有政策保障意义的房子里。有人推理说,关于70%以上的比重,可能根据中国目前社会财富分配结构“20%的人口掌握80%的财富”来测算的,是为解决相对较穷的80%人口的住房问题。

对于“国六条”,当时理论界争论较大,有的房地产商对此“笑而不答”。不少人认为,出台“国六条”只是抑制商品房价格,只具有“战术”意义,而不是“战略”部署,大力发展商品房市场依然是战略安排。用70%作战术,掩护30%?这显然不可思议。

然而市场证明,这似乎真的只是“战术”。“国六条”后,房价继续上涨,而且涨得更快。15个月后,2007年8月24日至25日,全国城市住房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继续调整住房结构,稳定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会议重申,城市新开工住房建设中,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必须达到70%以上,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量不得低于70%。

然而市场继续证明,这似乎继续只是“战术”:房价继续快速上涨,并在半年后的2008年上半年达到此次高房价时代的顶峰。此后,本来是房地产政策博弈决战的时候,但金融海啸不期而至,国内房地产市场也随风掉头向下。6月,全国楼市出现1998年以来首次出现的量价齐跌的局面。7月,少数城市如深圳出现断供者,一时哀鸿遍野。于是,房地产政策也大变脸,“降温”戏剧性地变成了“救市”。真正的问题被掩盖了。

“房价要下来,经济要上去”

客观地讲,从供求关系来说,70%战略远未实现,住房结构并没达到均衡,此次房价从下跌到低迷与政策房没有多大关系,也就是说,房价不再疯涨并没有真实基础。于是,仅仅半年后,2009年以来,楼市立即回敬了一个“小阳春”,在大城市,不少楼盘出现了“逆势提价”的乐观举动。

有人说,此次金融危机前,中国以抑制投资、鼓励自住为目的的“70/90”政策,加上金融和财税政策配合,对于掌握社会80%财富的群体来说是致命的,此后这20%的群体没有进入房地产市场,这是造成2008年大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主要原因。而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台了一系列逆转性大政策,特别是大降息和大减税,这些掌握着80%财富的人重回房地产市场,于是有了“小阳春”。还有人说,“小阳春”只是观望了半年的那部分80%人群的“刚性需求”的集中释放而已。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 将来你住什么样的房(3)

然而,20%的多钱人不可能继续买房,因为投资前景确实迷茫;80%的少钱人不可能一直“刚”下去,因为财富积累较慢。无论如何,总地来看,惯性复苏后的“小阳春”肯定长不了。

于是,政策房问题再次被重视。2009年3月30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说,住房是民生之要,住宅建设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在当前形势下,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增加各方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又能刺激居民消费、促进民生改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好。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看保障性住房建设,至少会看到两点:第一,保障性住房大批供应会减少商品房购买力,而且为炒房客断了大批下家,对未来的不合理的高房价预期釜底抽薪,从而“房价要下来”;第二,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既能增加各方投资,带动相关产业,又能刺激居民消费,从而“经济要上去”。

《出轨的电影》 第2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