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4部分 (第1/4页)

大刀阔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长佑在直隶的馆陶攻击宋景诗的黑旗军,得知山东巡抚没有在馆陶以东的堂邑设防,便奏调阎敬铭部向东南转移,合力夹攻黑旗军。他自己指挥部队割禾而进,将黑旗军诱进伏击圈,包抄攻击。黑旗军撤向河南开州。

1863年,同治二年(22)

僧格林沁的部队于9月5日在邹县白莲池大败文贤教起义军,斩杀起义军三万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白骨成堆,令人惨不忍睹。僧格林沁抽调三千兵力,由陈国瑞率领,增援临淮。

僧格林沁上奏,弹劾刘长佑贻误军机,致使未能抓获宋景诗。宋景诗和张锡珠的部队从上年冬天攻占武邑,率部返回,从南边的临漳,北奔邯郸,东袭广平和曲周,然后北奔平乡、巨鹿、隆平和新河,东插武邑和东光,接着直接向南奔去,从张秋渡河。追赶的清军狼狈不堪,将领们快要发疯,士卒们更是抓狂。

刘长佑身为总督重臣,亲自率军追赶,都没能撵上,偶然相遇,黑旗军却又突围而去。

小皇帝刚刚即位,清廷商议军事,无非严责各路部队发起攻击。在各路清军的攻击之下,捻军已到穷途末路,在京畿一带疲惫不堪,骑兵从此衰弱困顿。僧格林沁率部转移到蒙城,攻打苗沛霖。

9月下旬,清军大将都兴阿从扬州派来两千兵力,由王万清率领,又派富明阿率领两千名骑兵和步兵随后跟进,一起增援临淮。李世忠率领五千人来会合,分别在淮河南北扎营,南至定远,北到固镇,连营相望,军势颇旺。

苗沛霖见临淮很难攻克,便集中兵力攻打蒙城。防守蒙城的团练勇丁只有一千人,日夜盼望援军到来。僧格林沁的部将陈国瑞已率三千人到达徐州,可以南下增援。唐训方上奏,请清廷将蒙城一线的作战交给陈国瑞,将淮河北岸一线的作战交给富阿明,与蒙城一线的部队相连。颍州和寿州一线的作战,交给蒋凝学等湘军将领。淮河南岸的作战,则由唐训方自己负责。

湖北人陈国瑞是一员猛将,少年时投身太平军,后来投到黄开榜帐下,又被僧格林沁收为部将,以作战勇猛闻名于山东、河南与直隶,虽然官职只是总兵,军民都称他为“陈大帅”。他性情勇悍,个子却矮于常人,人们曾称他为“红孩儿”。

陈国瑞的部队骚扰百姓,但凶猛悍锐,为各军之首,捻军和苗沛霖团练都害怕他。

陈国瑞一到蒙城,就催动兵马,频繁出战,攻破蒙城以北的五座圩寨,以及附着于圩寨的几十座军垒。陈国瑞部将这些军事设施全数捣毁。每次作战,他都自报家门,威慑敌军,对手便心生怯意,不敢出击。

苗沛霖先是下令挖掘外濠防守,听说陈国瑞到了,就藏在壁垒里,不再露面,只是命令部队从壁垒中开炮轰击,击伤陈国瑞的许多军士。

蒙城守将派人参见陈国瑞,倾诉粮食久已匮乏,朝不保夕。陈国瑞与英翰约定同时大举进攻。

10月23日,陈国瑞挥师冒雨越濠,亲自督战,斩杀后退的军士。军士们喊杀之声动天撼地,穿过壁垒,杀入营中,斩杀大批苗沛霖团练。

苗沛霖的部队向四周开炮,抛掷乱石。陈国瑞所部冒死冲锋,不顾炮火与石弹,死伤累累,最终还是未能入城。清点人数,发现三百人阵亡,五百人负伤。陈国瑞收兵,驻扎城外。

274

由于苗沛霖长期经营淮河流域,清军对苗沛霖团练的攻击,成为一场恶战。陈国瑞的力量还不足以对付这个本地军阀,清廷的四路部队都投入了战斗。

11月7日,富明阿率部来到蒙城。李世忠增派一万兵力沿淮河南岸攻击下蔡。唐训方分兵前往大小蚌埠,谋攻怀远。富明阿见蒙城外面没有清军壁垒,以此为理由,弹劾唐训方。

僧格林沁本部已经平定直隶和山东,回师南下。民间圩寨听说清军大举开来,纷纷投向清廷。寿州乡民田端书等人,集结两万人,声称要协助清廷杀贼,围攻下蔡,烧毁苗沛霖的粮台,向僧格林沁报捷。

11月下旬,李世忠的部队扫平了寿南的二十六座圩寨,攻克下蔡。

12月2日,陈国瑞在蒙城东南门作战,大获全胜。部队一边攻击,一边修筑壁垒,断绝苗沛霖的粮道。富明阿的部队分守各个险要地势,与陈国瑞部形成犄角。僧格林沁属下的翼长舒通额也领兵赶到。各个圩寨的团练慑于军威,纷纷剃发投降。

唐训方集结水师和陆师,一起围攻蚌埠。守将张士端请求招抚,献出蚌埠和怀远。

12月7日夜晚,唐训方的部队逼到怀远城下,见

《湘军五虎上将》 第8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