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部分 (第1/4页)

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先生的读书生活和他的广泛涉猎。但在这次座谈会上我见到的侯先生却是一个很有文学见地,而且涉猎广泛的侯先生。他对《骆驼祥子》可以说是熟透了,他与凌子风导演谈起祥子和虎妞时,简直就像在说一个和他们相识多年的街坊或朋友。连这两个人物该在什么场合活动,以及吃什么小吃,花几个大子儿都耳熟能详…… 不仅如此,说起老舍先生的作品,侯先生竟如数家珍,篇篇都有很深的印象。当时,我正在给凌导演改编《月牙儿》,可以说整天都生活在老舍的作品当中,我竟然不知道《老张的哲学》是老舍先生的处女作,而且是从伦敦寄回国发表的。是侯先生说起,我才知道和记住的。

第三次见到侯先生是在中影公司,即“文革”前北京电影学院的小礼堂。这次活动的内容,还是看老舍的影片。那天,侯先生来得很早。凌导演还没到,我怕冷落了先生,就主动坐在他的身边。我问他:“您还记得您在这儿给我们讲过课吗?”他用眼仔细看了一会儿台上说:“不记得了! 我去过的场子太多,记不得了……”我说:“您那次真把人逗坏了!”我因当年学的是表演,说话有爱模仿的习惯,就学着先生那种既高且亮的嗓门儿,讲起当年的盛况来:“这相声,讲的就是说、学、逗、唱。这要论‘说’,谁说得最好?您问问北京的曲艺界─侯宝林!这要论‘学’谁学得最好? 您问问北京的曲艺界─侯宝林……” 不想,我还没说完,侯先生竟把我的意思弄拧了。他说:“不会吧!我怎么能这样儿说呢?这也不实事求是呀!不会!”先生说时,声音不高,也没急,但眼里却鲜明地流露出充满克制的愠怒。我这才告诉先生:“不!这是您在给我们讲相声的讽刺功能举的例子,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自高自大。”侯先生听了,脸上才又重新浮现出平日常有的那种谦逊的笑:“噢!那可能是我的现挂。这是我们的行话,意思就是临时抓的词儿。讲讽刺说别人儿不好,只好说自个儿。不过,我记不得了。”

侯先生的那次讲课恐怕是“文革”前电影学院客座教师“上座儿”最多的一次了。

那是1961年,为度过经济困难,电视台经常搞“笑的晚会”。学校也要求我们表演系的学生学说相声和编写喜剧小品。侯先生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应邀到我们学校去讲课的。在此前,学校曾请一位著名画家讲课,因事前考虑不周,将讲课地点安排在了这间小礼堂。结果,全美术系的同学虽都到齐了,但小礼堂仍显得很空荡,弄得那位画家不太高兴。所以这次请侯先生来,便接受了上次的教训。除要求表演系同学都必须来外,还通知了导演系也必须都来。但就这,也只坐满了小半场。然而,侯先生大约对艺术院校学生较少了解,所以一点没以为意。讲课时,仍像平时在舞台上一样充满了激情。但是,他讲了大约不到一小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先是美术系的同学得知侯宝林来讲课,纷纷向老师请求前来听课。接着摄影系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美术和摄影虽与表演无关,但毕竟属于艺术门类。前来听侯先生讲课,说勉强,也不勉强。又过了一会儿,工程系录音、化工、机械三个专业的同学也来了。这就有点离谱儿了。其实; 与其说是学生想来,不如说是老师也想来,所以才有这样儿的结果:整个小礼堂就像平日看电影一样,坐了个满满腾腾。相声与侯先生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侯宝林先生二三事(2)

侯先生讲课与别人不同。他不是讲完一个观点,而后没完没了地去做推理和论证。他讲课也有论点。但每个论点都很短,一般就是他们行里的一句术语,甚至就是一个词儿。然后就对与他同来的郭启儒先生说:“咱们来一段儿,给他们说说……”所以,整个堂课几乎就是一次用演讲串起来的相声经典大荟萃。整整四个小时,全场一直笑声不断。 那天,侯先生显然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他每讲一段,就要翻开他带来的小本子看一看,然后把每个段子之前那些铺垫都十分精练地说一下。等到该举例的时候; 就用他和郭启儒先生的表演来完成。那天,他涉及到的段子有《关公战秦琼》、《改行》、《戏剧与方言》、《戏剧杂谈》、《夜行记》等等。还有一些可以很好地说明相声的规律,但并不完整的段落,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比如他讲,“喜剧有个规律,就是你把生活里正常的逻辑倒过来,观众就得笑。比方说:‘萝贝赛梨—辣了换! ’你要吆喝成‘梨赛萝贝—甜了换’,观众就会笑。卖白薯都说,我的白薯赛栗子。没有一个卖栗子的说我的栗子赛白薯的…… ”“另外,巧,巧到出奇,也可致人发笑。比如卖豌豆……”他学道:“‘

《七嘴八舌的拼音》 第8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