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14部分 (第1/4页)

不落的滑翔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瓿ぃ�褂辛轿患舳谭ⅰ⒋┤棺拥那嗄昱�愿�矣∠蠼仙睿���松哿ψ樱�渌�纯臀叶疾恢�佬彰�!拔沂歉沾蛹蚁纾ㄒ�⒄撸貉ξ氖缥�虾K山�厝耍┑缴虾5模�酝饨缫晃匏����恢�栏锩��嗟氖隆5�俏揖醯煤嚎〉恼庑┡笥押芤斐#��窃谝黄鹁�7⑸��郏�惺毕袷窃诔臣埽�乙晕�欢ㄊ悄址�耍�墒堑诙�煺庑┤嘶故钦粘@矗�颖砬樯峡床怀鲇惺裁床挥淇臁�

他们常深更半夜才出门,总是弄得声响很大。我对这些人的情况感到奇怪,曾对书城提出,但书城说‘汉俊他们的事,你就不要去管’,可见他对汉俊的事是了解的。“书城早年投身推翻清朝的革命活动,但他对以后袁世凯篡位、国民党的退让及军阀混战的状况深感失望,而将希望寄托在他弟弟身上。早年因家境穷困,汉俊从小就受到书城照料,并随他去日本读书。汉俊以优异成绩在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毕业后,因国内根本没有搞建设的条件,便从事革命活动,这些都是书城予以支持和鼓励的。他们两人的性格都很刚直,脾气都不好,但他们之间却很友爱和睦。书城母亲的规矩很多,她特别喜欢清静,对别人走路的要求是‘轻手轻脚’,说话的要求是‘轻言细语’。我们全家一日三餐都是在一张大桌子上吃饭,大家都遵照母亲‘食不言,睡不语’的规定,能够例外轻声说话的只有书城兄弟,他们总像在讨论什么似的,一般都是汉俊先说什么,然后书城点头表示同意,汉俊对他哥哥也十分尊敬。……”

第三部分:酝酿三益里的四枝笔投奔陈独秀 2

李书城家属赠给笔者一幅珍贵的照片——当年李家在三益里的合影。这张照片虽然残缺,但李氏兄弟都在画面之中。兄弟俩长得很像,个子相仿,都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但李书城留着八字胡,看上去比李汉俊老成得多——虽然他只比弟弟大九岁。

李氏兄弟乃湖北潜江人。父亲李金山是潜江县私塾教师,生三男四女,长子李书麟早逝,次子李书城便俨如长子,照料弟妹。一九○二年,十二岁的李汉俊在李书城的挚友吴禄贞帮助下,东渡日本。李汉俊极为聪颖,一口日语讲得如同“正宗”日本人一般。他还精通英语、德语、法语。尤其是德语,非常流利。

李汉俊最初喜欢数学,后来拜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教授河上肇为师,转向研究马克思主义。当时,日文版马克思主义著作甚多,而他懂德文又使他可以直接阅读马克思原版著作。这样,李汉俊成为当时中国最为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者之一。

李汉俊衣着很随便,看上去像个乡下人。在上海,他曾去一家豪华宾馆看望一位德国教授,看门的印度人以为他是“瘪三”不许他入内。不料,他以英语向看门者说明来意,使那位印度人吃了一惊,只得让他入内。过了一会儿,德国教授送他出门,一路上两人以德语谈笑风生。那位印度人方知自己“以衣取人”,看“扁”了来者,赶紧向他道歉。

李氏两兄弟之中,李书城不去环龙路渔阳里,而李汉俊则成了陈独秀客堂间里的常客。李汉俊带来另两位“大秀才”拜访陈独秀。他们便是戴季陶和沈玄庐。戴、沈、李乃《星期评论》编辑部的“三驾马车”。那时候,时兴“评论”。在北京影响甚广的,是陈独秀、李大钊创办的《每周评论》,创刊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海这“三驾马车”效仿《每周评论》,在一九一九年六月八日创办了《星期评论》。此后一个多月,毛泽东在长沙创办了《湘江评论》——七月十四日问世。在这些“评论”之中,《星期评论》的发行量最大,达十几万份。《星期评论》的编辑部最初设在上海爱多亚路新民里五号(今延安东路)。一九二○年二月,迁往三益里李汉俊家,难怪有许多“穿长袍的先生”和“穿裙子的青年女性”常常进出李寓。与李汉俊同编《星期评论》的戴季陶,亦非等闲之辈。戴季陶本名良弼,又名传贤,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他比李汉俊小一岁,而经历比李汉俊“显赫”得多。李汉俊十二岁赴日,戴季陶十五岁赴日。戴季陶也是得兄长之助,才得以东渡。戴的长兄卖掉了土地,资助他从四川前往遥远的日本。事出意外,年幼的戴季陶途经上海时,被流氓盯住,抢去他的钱财。戴季陶痛哭流涕,幸亏一位四川同乡也去日本,看他实在可怜,带他踏上了东渡轮船。囊中空空如也的戴季陶进入日本大学法律系,发奋攻读,学业优秀,日语流畅。富有社会活动能力的他,发起组织留日同学会,小小年纪,被推选为会长。在艰难困苦之中,度过了留学生涯。

回国之后,擅长文笔

《红色的起点叶永烈内容简介》 第14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