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世纪史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五花大绑硬抬回去!
小岗队发现严宏昌仍没动静,很快又将上缴款涨到了一百五十元!而且,停了他全家人的口粮供应。
当时部队的战士,一个月只有六元钱的津贴,生产队却要他一个月上缴一百五十元!并且停了全家人的口粮供应!得知这一消息,严宏昌忍无可忍了。
当然,这时的严宏昌,手头上已经宽裕了,即便就是把缴队里的“管理费”再提高,他咬咬牙也还是能够承受的。停了口粮,固然会给他全家造成一定的困难,但那时有钱也是可以买到粮票的,这些都已难不倒他。他困惑气愤的是,自己凭劳动致富,不仅背着“黑包工头”的恶名,公社书记在找麻烦,小岗队的父老乡亲也这样不近人情。
一辈子不再当农民(6)
“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严宏昌不得不分外小心,他让妻子段永霞摸清其中的缘由。
得到的消息,却让严宏昌大为愕然。
原来,正值八月天,秋粮已收,小岗生产队又到了“算盘响,换队长”的时候了。梨园公社党委书记张明楼,考虑这年的旱情太重,全公社最穷的小岗队,自然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他需要赶快找出一个能干的当家人,领着大伙度过灾荒,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四海为家”去到处讨饭。张明楼就想到了严宏昌。他想的其实很简单:严宏昌这小子,多年在外闯荡,承包工程,手底下最多时能有四五百号人,最忙时伙房的炊事员就有十五六个。跟他干的,不光有瓦工、木工、电工、焊工、钢筋工、起重工,这些都是要有一定技术的,还有各种出气力活的壮工。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全能被他捏巴到一块,把活干得漂漂亮亮——小岗生产队不过二十户、大人小孩算一起也只是一百一十人,他能搞不好?小岗人这时同样也有了公社书记张明楼的想法,队里提高严宏昌的上缴款,停了他全家人的口粮,就是要把他“顶到南墙”上,“逼”他回村,希望他把在外面操练出的十八般武艺,都用在队里,让大家在大旱之年都有饭吃。
当严宏昌了解到事情的真相时,他的心动了。父老乡亲的期待,组织上的信赖,动摇了他发誓不再回小岗的决心。
当然,最后促使他放弃挣大钱的工程承包回到小岗,是他发现形势真的变了,埋藏在他心里的一个多年夙愿,开始让他浮想联翩,夜不能眠,这就是:他死也不信当农民的小岗人会饿肚子,生下来注定该是讨饭的坯子!
小岗人饿饭,他认为那是因为上面的瞎指挥。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当年就闹大跃进,那时他九岁,到今天他也想不明白,政府会要种地的农民去炼钢炼铁。小岗人没东西炼,就要求到“土里挖、水里捞、屋里搜,院外找”,把家家户户做饭的铁锅都敲碎投进小高炉子里。后来,让农民种庄稼了,却不是按照庄稼人的办法种,而是搞“大兵团作战”:公社改编成团、大队改营、生产队改连,小岗人按军事化要求,必须住集体住宿,男女分居,夫妻也只准星期天才能见面。一下集中那么多人窝巴在一起,吃饭没柴烧就砍树,劈门板,最后闹到扒房草、拆房梁做饭。公社还把社员家中的鸡、鸭、猪都集中,要办“万鸡山”、“万鸭山”和“万头猪场”。当时只有十岁的严宏昌,被派到“万头猪场”,说“万头”,其实只有一二十头,加上猪仔不过五六十头,没出半个月,猪场的猪就死的死,拉走的拉走,只好散伙。为放“卫星”,公社提出的口号是:“十里(山)芋丰(收)岭、百里菜花香、万亩水稻一大方”,结果却是:“十里芋丰岭,一片茅草荒;百里菜花香,菜籽只收半土缸;万亩水稻一大方,最后没成一棵秧。”劳民伤财。开始还宣传:“一锅省,两锅费,集中吃饭不浪费。”让大家全吃公共食堂,吃着吃着,锅里就没有正经粮食了,因为虚报了产量,上面下达的粮食征缴任务就高得吓人,社员把种子甚至口粮都缴了上去也不够,“征粮小分队”就挨家挨户地上门搜粮。社员饿急了,更被逼急了,连没成熟的庄稼也偷割回来当粮吃。董湾公社淮丰大队黄湾生产队长逮到了个“偷青”的社员,竟用铁丝穿着耳朵,捆着手脚,把人吊在梁头上;板桥公社淅田塘大队长逮到一个“偷青”的妇女,居然用鸟枪捅她的*。小岗人不敢“偷青”,就只得把榨油后剩下的豆饼,磨面后剩下的麸子,以及野地里的剌剌芽、葫芦秧、山芋藤、芝麻叶、腊藤根、黄狗蛋弄来充饥。再后来,树皮和草根也吃光了,眼看着就饿死人了。
三年困难时期,教科书上一直说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但严宏昌记得最清楚,除一九五九年夏秋曾出现过旱情,其余年
《小岗村的发展靠什么》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