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闸,内列火器于城上,排兵四面,守御甚严。”朝鲜文献甚至记述了后金军望城生畏的情形,指出: “(八旗军队)至辽阳,望见城池险固,兵众甚盛,虏皆意沮欲退。”吴晗: 《李朝实录史料》第3147页。如果明经略袁应泰熟谙兵法,调度有方,据城死守,辽阳是不会轻易失落的。设若努尔哈赤不讲策略,一味硬攻,以弓矢对枪炮,用血肉之躯强登高城,伤亡必大,难以克城。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中,统帅决策的正确与否,成为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努尔哈赤在这样严重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非凡的军事才干,夺取了胜利。首先,他针对士卒畏难欲退情绪,严正宣布必战死战的决心,声色俱厉地谕告众人说:“一步退时,我已死矣。你等须先杀我,后退去。”并立即“匹马独进”。这样斩钉截铁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对八旗官将兵卒发挥了巨大影响,使他们转怯为勇,知难而进,军心大振,为打败明兵攻取辽阳奠定了精神基础。
其次,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后金军在屡败明兵的战争中,缴获了大批枪炮和匠人,已经有了自己的火器和燃放枪炮的人员,但毕竟数量太少,且多系轻型铳炮(重炮或被明人埋没,或缺乏匠人不能燃放),单靠这些,攻不下坚固的辽阳城。因此,努尔哈赤决定发扬骑射野战的长处,尽量诱使明兵出城入伏,合歼敌军,同时遣派“细作”,混入城内,待机响应。三月十九日,他派遣少数人马横渡太子河,引诱敌人,果然明军中计了。明辽东经略袁应泰,本来已与诸将议定,“畏敌多,主守”,但见后金马兵太少,“其骑可数”,遂因“见贼少而主战”,亲督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五总兵,率兵出城五里,在教场扎营。明军原已畏敌,至是又忽守忽战,“军心不定”,努尔哈赤乘机指挥军队“奋力冲杀”,“明兵大溃而走”,“军败多死”,追杀六十里,至鞍山始回。另一营明兵从武靖门出,亦被后金军击败。第二日,努尔哈赤亲自督促兵士奋勇猛攻,鏖战多时,明兵又败。第三日,后金军乘胜进击,原先派入的“奸细”,从中内应,攻下辽阳,袁应泰自尽,张铨被俘,不屈而死。
努尔哈赤带领八旗贝勒、大臣,进入城内,驻于经略衙门,谕令汉人归顺,辽河以东的宽奠、镇江、汤站、武靖营、长静、长宁、三河、十方寺、永宁、镇夷、威远、孤山、甜水站、草河、奉集、平虏、蒲河、懿路、鞍山、海州、耀州、盖州、熊岳、复州等大小七十余城官民“俱削发降”。
这两次攻城,后金虽因先前误失轻取良机,不得不挥军猛攻,伤亡累累,费了很大力气,但毕竟是胜利了,打败了明军二十万,取了辽阳、沈阳两大军事重镇及辽东最富之城,获得的金银财货堆积如山,掠夺巨量人口牲畜,得了大批火器(明人说,丢失火器两万),尽占辽河以东的广阔土地,努尔哈赤登上了“辽东王”的宝座,开始了进驻辽沈地区的新局面。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节 西征广宁(1)
一、 按兵不动
天命六年(明天启元年,1621)三月十三取沈阳,二十一日下辽阳,八旗军进驻辽河以东十四卫广阔地区,后金汗、贝勒忙于遣派士卒,分戍各地,清查丁口,征收赋税,没有乘胜西征,攻取广宁,席卷河西州县,在决策上又犯了一个大错误,失去了轻取广宁的好机会。
辽沈惨败,大军被歼,城池失陷,明国官将畏敌,民无固志。据《明史·熊廷弼传》记载,辽阳一失,“河西军民尽奔,自塔山至闾阳二百余里,烟火断绝,京师大震”。明朝帝王将相文武百官,拿不出应变办法,找不到抵抗金兵固守河西的出路,严重影响了河西十一卫的防守。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守住广宁,拖延时间,再集军应战。
广宁,本系辽东都会,巡抚、总兵、镇守太监的官署皆设于此,河西十一卫中,以广宁命名的就有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右屯卫、广宁后屯卫、广宁中屯卫、广宁左屯卫、广宁前屯卫等九卫,其中广宁卫、广宁中卫、左卫、右卫、皆在广宁,一向设有重兵驻防。但是,开战以来,明军群集辽、沈,“河西兵马之精劲,及糗粮器具之转输,无一不为河东竭蹶从事”,辽沈失守,河西财力兵力俱尽。四月初三,辽东巡抚薛国用上奏说,现今“虚拥空城”,“欲募兵,而居民俱窜”,“欲措饷,而帑藏如洗”。堂堂辽东数千里的军政重镇广宁,“存城之兵,不满千人,又半系创残之余”。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虽然竭尽全力招募,但一月已逾,所招残兵不过万余人,且“皆赤身徒手
《清朝兴衰变化》 第21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