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部分 (第1/4页)

红色风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亲有十分慈,君不念其恩。儿有一分孝,君就扬其名。待亲暗,待儿明,谁识高堂养子心?劝君漫信儿曹孝,儿曹亲子在君身。

孙顺家贫,与其妻佣作人家以养母。有儿每夺母食。顺谓妻曰:〃儿夺母食,儿可得,母难再求。〃乃负儿往归醉山北郊,欲埋。掘地,忽有甚奇石钟,惊怪。试撞之,舂容可爱。妻曰:〃得此奇物,殆儿之福,埋之不可。〃顺以为然。将儿与钟还家,悬于梁撞之。王闻钟声清远异常而核闻其实,曰:〃昔郭巨埋子,天赐金釜。今孙顺埋儿,地出石钟。前后符同。〃赐家一区,岁给米五十石。

向德值年荒疠疫,父母饥病滨死。向德日夜不解衣,尽诚安慰。无以为养,则刲髀肉食之。母发痈,吮之即愈。王嘉之,赐赉甚厚。命旌其门,立石纪事。

都氏家贫至孝,卖炭买肉,无阙母馔。一日,于市晚而忙归,鸢忽攫肉。都悲号至家,鸢既投肉于庭。一日,母病,索非时之红柿。都彷徨柿林,不觉日昏。有虎屡遮前路,以示乘意。都乘至百余里山村,访人家投宿。俄而主人馈祭饭,而有红柿。都喜。问柿之来历,且述己意。答曰:〃亡父嗜柿,故每秋择柿二百个,藏诸窟中,而至此五月,则完者不过七八。今得五十个完者,故心异之。是天感君孝。〃遗以二十颗。都谢,出门外,虎尚俟伏。乘至家,晓鸡喔喔。后母以天命终,都流血泪。

←虹←桥←书←吧←。

第8节:孝行篇(2)

译文:

第四章 孝行篇 共十九条

《诗经》说:〃父亲生育我,母亲抚养我。可怜我的父母呀,生养我好辛劳啊!想要报答父母的大恩,像天一样高远无边。〃

孔子说:〃人的身体、头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不敢损毁伤害,这是孝的起点。安身立命,奉行道德,扬名于后代,来彰显父母的名声,这是孝的终点。〃

孝子侍奉双亲,居家时则向父母献上恭敬,赡养时则要表示欢喜,生病时要表达忧虑,去世了则要表示哀悼,祭祀时要表示庄严肃敬。

因此一个人如果不爱自己的亲人却爱他人,这就叫违背道德;不孝敬自己的亲人却去孝敬他人,这就叫违背礼义。

君子侍奉亲人很孝敬,因此可以将之移植到对君主的忠诚上;对待兄长很敬重顺从,因此可以将这种顺从转移到对待长辈上;住家时家政很有条理,因此可以将之转移到当官管理政务之上。

《曲礼》说:〃做儿子的,出门必定告知父母,回家一定要去拜见父母。外出游历一定要有确定的去处,学习的东西一定要有固定的专业。平常说话不自己妄称年老,岁数比自己大一倍的就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大十岁的就要像兄长一样侍奉,大五岁的则与之并肩随从。〃

父母健在,不去远游。如果不得不出去游历,也一定要有确定的去处。

父母的岁数不能不了解。一则因父母高寿而高兴,一则因父母年岁大了而担心。

父亲还健在时可以考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了,可以孝察他的行为。三年都没有改变父亲为人处世的方法的,就可称为孝顺了。

程颐先生说:〃人没有了父母,生日时应当倍感悲痛,怎么忍心置办酒席演奏乐器以为乐事,大家一起庆祝庆祝就可以了。〃

姜太公说:〃对双亲孝敬的,儿子也孝敬他。自身已然不孝顺了,儿子怎么会孝顺呢?〃

孝顺的还生孝顺的子女,不孝的还生不孝的儿女。不信只要看看屋檐前的雨水,一点一滴都落在原处丝毫也不会偏差。

罗先生说:〃天下没有不对的父母。〃

自己养育子女才知道父母的大恩大德,立身处世才知道做人的辛苦。

孟子说:〃不孝有三类,没有后代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养儿为了预防老时有所扶养,积存粮食为了预防饥荒。

曾子说:〃父母疼爱你,要满心欢喜永志不忘。父母厌恶你,要心存畏惧而不埋怨。父母有过错,要劝告他们而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孔子说:〃五大种类刑罚有三千多条款,但罪过莫大于不孝。〃

曾子说:〃孝敬慈亲,各种举动都没有比孝顺更需要先注意的。孝敬达到了天,就会风调雨顺;孝敬达到了地,万物就会繁荣昌盛;孝敬达到人身上,各种福气都会聚集而至。〃

《八反歌》(录自《桂宫誌》)

幼儿有时骂骂我,我内心还感觉很高兴。父母冲我发发火,我心里反而不乐意

《明心宝鉴原文及译文及注释》 第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