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84页 (第1/2页)

青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入宫时间不长,又年纪青涩,是个还没被岁月打磨过的小年轻。皇上见他面熟,免不了偶尔闲聊几句,时间一久也习惯了被他伺候。这孙幽看起来朴实简单,做事情兢兢业业不敢有半分马虎,也确实讨人喜欢。苏绒默不作声的想通了些事情,在计划里又添了一笔。公主这专心过日子,有几位就懵了。,一拍桌子就去了澹台府。也不是她有意拖延,这盛夏时节里连着出事,已经是人心惶惶,连皇上心里都时刻不得安宁,要稍微等一等,再继续折腾。澹台有夜读的习惯,一个人常年独自在书房小憩看书,从无旁人进来打扰。只见烛光又是一动,那公主便坐在了窗边的藤椅上,慢条斯理道:“打扰了。”“嗯?”澹台夜抬眸一瞥,挑眉道:“又有何打算?”苏绒不多解释,直接将那纸笺展开,递给了他。“桑基鱼塘?”青年愣了下,皱眉开始细看。这紫渊国风调雨顺,地形又处于冲积平原,如同泰国一般的地理情况和气候。苏绒琢磨了一刻,又借着系统看了大半个月的书,终于选定了这个法子。所谓桑基鱼塘,就是在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再用塘泥培土种桑养蚕,塘里养鱼的农作法。这个法子的妙处在于,合理的利用原有的多余田垄,在农田附近新设鱼塘,同时发展多项农工活动。现在还是初秋,等政令一层层的发布下去,估计附近一带的农民都已经秋收完毕,开始进入农闲的状态里。合理利用秋冬的闲暇期,逐步试点推广桑基鱼塘的法子,不仅可以改善土质、创造更多生产力和收入之外,还能进一步利用农妇们的劳动力,发展丝绸纺织工艺。这桑树长得快,基本上都不用管太多,等树叶冒出来摘下养蚕即可。如果皇上有意大力推广,更可以直接掏笔银子补贴下桑树苗儿。“你打算将这封奏折,交给海阳王?”澹台夜提笔取纸,直接用行楷再次誊抄一遍。他一出手,落下的字迹便换成了苏慎的手笔,不仅连行笔的习惯改了,连奏折里承前启后的转折语都替换成了苏慎惯用的口吻。苏绒忘了这尺牍奏章里的各种文书规矩,暗自庆幸自己先来找了他一趟,又开口道:“我觉得,可以先指定一个郡试点运行,如果效果彰著,再进一步扩大范围。”澹台夜笔顺一顿,又垂眸续了三行,无论是表意遣词都典雅精致。“我明天去见一趟海阳王。”-2-桑基鱼塘这个计策,不仅要考虑当地百姓的执行程度,还要考虑附近的丝绸市场、商贸范围以及交通发达程度。苏绒虽然有二狗子在手,但毕竟是个演员出身的,对具体的运作流程不算清楚。他们秉烛夜谈直到子夜,连圣旨的稿子都改了三遍。一切都等着被打包梳理好了之后,再交到苏慎手里,由他上朝时当众提出,以达到一鸣惊人的效用。“我这哥哥,当真是个不开窍的。”苏绒含笑道:“他读完这篇文章,未必能懂,还请澹台大人指教一二。”“自然。”澹台熟稔的研墨落笔,又补了两句歌颂皇上英明神武的俗句。他写的文章还是透着三四分清气,得露几个蹩脚的地方才不会让人怀疑。苏绒在夜色中离去,也没有再叮嘱任何言语。澹台夜枯坐了半晌,才吩咐婢女去把仓库里那一套江湖郎中的行头找来。他这府邸虽然往来的客人少,但盯着的眼睛多。苏慎这头正听着小倌儿们唱曲呢,突然身后被人轻拍一掌。“苏绒?!”他慌乱地转身,却看见了最陌生的那个男人。澹台夜身着粗布方巾,正慢条斯理地撕下那抹假胡子。“是你……”苏慎心知自己养的这窝小倌儿们都没见过达官贵人,也断然不认识这江湖郎中是谁,仍忙不迭的将他们赶走,只留他们二人呆在这小院子里。等那张奏折被摊开,苏慎都懵了。“这是什么?”“先背下来,全背。”澹台夜慢条斯理道。“这么长——全背?!”“对,要背到能朗诵的地步。”澹台夜笑吟吟的点头道:“我在这等你。”“对了,晚餐我想吃清蒸鲈鱼、蟹黄豆腐、翡翠白玉卷,再来一份熘虾仁。”苏慎心想这苏绒跟澹台都是怪物,只得苦着脸起身出院吩咐了一趟,又灰溜溜的跑了回来。沈似这些日子翻来覆去的跟他陈明要害,他渐渐地也能听懂大概了。如果不参与这场权谋斗争里,沈家就必须站队,也未必能赢。但如果他也入场,那沈似就竭力去保他。最重要的是,这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澹台大人,也在这一边。这‘醉心田园’、‘挚爱山水’之类的话,在很多程度上,都是给自己的颓废生活打个幌子而已,显得稍微那么正经又风雅一丢丢。如果年纪轻轻就犬儒主义上身,要么是经历太多真的看破世事,要么就是混不上去,索性混吃等死。苏慎多年不看书,如今澹台大人仙风道骨的往这儿一坐,只好硬着头皮背。都是成年人,也没理由拖延推诿,该背就得背。苏慎背的慢,就一遍遍的读,原本连这上下的词藻都念不通顺,读到最后竟

《当戏精遇到影后全集》 第84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