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部分 (第1/4页)

千顷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大军环顾着林枫的新办公室,有些不好意思:“林主任,不,林经理。我听说大伙儿今天要来这儿,现从厂子赶过来的,我担心出什么事儿。他们都是内退职工,你也知道,厂子这几年不景气,他们已经两个月没开工资了,每月只领四五百块钱的基本生活费。”

林枫一边让座,一边倒茶:“这种情况‘大华’以前也有过,怎么不去市政府呢?想不到我第一天上班,办的还是这种事儿,好象仍然没有离开国资委呢,呵呵。”

李大军摇了摇头:“最近厂子里的传闻很多。”

“重组不是件好事儿么?”

李大军叹了口气:“林经理,整件事儿的来龙去脉你最清楚。去年‘时代’和我们签了一个包销合同,为了这个合同,我们还特地还让‘大华’代购了一条进口生产线。一千五万啊,对‘大华’也是天文数字了。可那条生产线不好用,调试了半年产品仍然下不了线,质量一直达不到合同的要求。”

林枫飞快地思索着,打算弄清事情的脉络。“时代”和“大华”千丝万缕的关系,看来他只知道个大概。

李大军望着眉头紧锁的林枫:“林经理,我们觉得你和‘时代’的那些人不一样,你是个好人。也许就因为不一样,大家才不去国资委,而来直接找你的吧?”

“找我?”林枫沉吟着。他在国资委制定的重组方案是大体参照自己原来拟写的“调研报告”进行的。思路只有一个,就是引入外部的资金和技术,将不同企业的同质业务进行整合。由收购方出资一亿四千万,购买“大华”百分之七十的绝对控股权。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林枫人为压低了“大华”的资产数,当然,对于一家资产负债率较高,设备严重老化的国企来说,在折旧计算和无形资产评估方面做些技术处理还是相对容易的。

进口生产线是林枫的主意,贷款也是他出面向母亲协调下来的。他一方面必须为吕梁降低收购成本,另一方面则必须抬高“大华”的受让价格。他要达到的效果是:不仅使“大华”变得足够便宜,而且要排除其它企业的竞争干扰。如果算上安置费用和追加投资,这一次的投入超过两亿。在小小的滨海,一次拿出上亿资金,只有“时代”具有如此实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林枫也是收购“大华”的幕后主使,只不过他手段高明些,规避了很多风险和责任。他能来“时代”,表面上打着吕佳佳的幌子。实际上,这完全是吕梁给予他的寻租报酬。

林枫觉得他欺骗了李大军。只有他这种老实人,才会认准林枫是个好人,才会不去猜测他与吕家在暗地里做了哪些交易。

李大军来找林枫,是受人之托。厂里的老老少少在等他的消息。

当收购的事儿一经报批,一线职工也跟着人心浮动,他们和内退职工搞串联,写联名信,情绪上的不稳定甚至影响到了日常的生产经营。听说“时代天安”换了位新老总,还是原来国资委的副主任,专门负责对“大华”的收购,大家早上又嚷嚷开了:李书记,我们和你不一样,你是头头儿,将来吃亏的不会是你。搬到郊区,我们的生活怎么办?如果再没人管,我们也和他们一样上街了。

李大军这才知道,那些内退职工又闹起来了。

他去找王天明。王天明不让他去市里,说在这当口儿不要添乱,现在收购已经变成了企业行为,市里对“大华”的改制是支持的,找市里有什么用?李大军也不想去市里,他不能带头闹,自己一闹,职工那边就会不可收拾。

自己毕竟是“大华”的书记,做事总得讲个程序。

来的路上,李大军骑着自行车。他觉得自己很象戏曲中的孤胆英雄,有几分悲壮,有几分孤独。他不禁吼起了《收姜维》的戏词儿:

号炮不住连天响,

凤鸣山前起火光。

四处俱是汉兵将,

把姜维围困正中央。

对于这种感觉,他不禁好笑,但又无论如何笑不出声儿来。

一种无奈。

年纪越大,他越发现自己不能理解眼下发生的一切。

当李大军走进林枫办公室的那一刻,他有点儿陌生。

他突然发现自己开始吃不准面前这个忧郁而清瘦的年轻人了。林枫说话遮遮掩掩的,他看得出来,对方避重就轻,态度虽然热情,却有推诿的意思。

环境和位置可以这样轻易地改变一个人吗?他不相信。

李大军满怀希望,清清了嗓子:“林经理,我是来给你送信的,联名信。

《别了温哥华李小冉》 第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