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7部分 (第1/4页)

大刀阔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4】《王静安先生年谱》,赵万里编,载《国学论丛》第一卷第三号。据流传的一些史料记载,王国维是被溥仪召进宫,勒令应清华之聘,而溥仪是受胡适请托,才“下诏”的。这只是一方说辞。胡氏托溥仪说项的时候,溥仪还在紫禁城居住。而当吴宓接办之时,溥仪已被冯玉祥部队赶出紫禁城避居东郊民巷日本公使馆。有些巧合的是,吴宓到王宅的这一天,溥仪乔装打扮,秘密潜往天津,在日租界张园设立“行在”。因而王国维为此事曾偷偷到天津面见过溥仪,所谓“下诏”也是这时的事。王氏此举,其因是清华为洋学堂,王心理上有顾虑。关于此点,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一文有所提及。陈以他的老师蓝文徵(字孟博,1928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口气记述道:“于是曹亲自拿聘书请王静安先生,王先生不答应,曹回来找胡,胡说有办法。原来当时王先生在清宫教溥仪,所谓‘南书房行走’,于是胡找溥仪,溥仪劝他,王先生仍然不愿去,因为清华为洋学堂,溥仪没法,只得下了一道‘圣旨’——这圣旨我在王先生家看到了。很工整,红字。王先生没法,只得去了。梁先生也就了。王梁一就,章先生便不就。”(原载台北《传记文学》,第十六卷,第三期,1970年3月)

【5】《清华国学研究院史话》,孙敦恒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6】《交待我的罪行(九):演讲〈红楼梦〉》,吴宓撰,转引自《吴宓与陈寅恪》,吴学昭,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7、53】《陈寅恪集?诗集》,陈美延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

【8】《吴宓日记》,第二册,吴学昭整理,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6月出版。见1919年3月26日条。

【10】关于吴宓辞研究院主任之职与张彭春被挤出清华园一事,情形颇为复杂,但总体而言是清华的吴宓一派与张彭春(字仲述)一派意见不合,相互倾轧所致。张彭春乃著名的南开大学校长、教育家张伯苓的胞弟。1910年,张彭春与赵元任、胡适等70人同期,以第10名的成绩考取庚款留学生二期放洋留美(赵元任名列第2,胡适列55名),在克拉克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就读,研究文学、欧美现代戏剧。1915年他获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及教育学硕士学位,为著名哲学家杜威的得意门生,此后在美国任中国留美学生联合会指导。1916年归国,任南开中学部主任兼南开新剧团副团长,开始话剧创作活动。后来成为名人的周恩来、万家宝(曹禺)等均为南开新剧团成员并成为张彭春亲自栽培的学生。1919年,张氏再度赴美国攻读哲学,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离美,赴英、法、德、丹麦等国考察。1923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兼教务长。当时的张彭春与胡适、赵元任等庚款二届留美同学往来密切,与以吴宓、梅光迪等学衡派成员(在南京以《学衡》杂志为根据地,鼓吹所谓的传统文化),或支持学衡派者不甚和睦。吴宓进清华,乃学校正急需人才之时,且是曹云祥校长一手促成,作为教务长的张彭春与“暴得大名”的胡适都不好直接面对面地从中作梗,吴宓趁此空隙得以顺利进入清华园。但自吴氏主持研究院日常事务后,情形逐渐变得复杂微妙起来。当校长曹云祥行将出国考察时,荐张彭春以自代。因张与吴围绕校政施教方面的主张常有不同意见,终致彻底决裂,成为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仇寇。由于这样的关系和派系成见,吴与胡适、赵元任的关系也越来越生硬,几乎成了冤家对头。但此时深受校长曹云祥器重的张彭春,正处于青云直上、一飞冲天之势,并不把吴宓放在眼里。事实上,无论从哪方面俗务来看,张彭春都有理由在吴宓面前骄傲并采取俯视姿态。1916年,当张彭春作为一只硕士衔的“海龟”,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回国时,吴宓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翌年才放洋留美。而张最终戴着一顶耀眼闪光的美国高等学府的博士帽子荣归故里,并顺利进入清华任教授兼教务主任。而吴在美扑腾了几年,只弄了一张灰不溜秋的硕士文凭归国,这顶帽子在当时放洋的诸生看来并不足道。也就是说,无论是资历还是学历,吴氏比之张氏都差一个档次。尽管吴宓放洋时号称“哈佛三杰”之一,但类似这般称孤道寡的荣誉称号到了张彭春的耳朵里,可能只是被当做一个笑话嗤之以鼻罢了。 。。

第一章注释:(2)

在张彭春的眼里,吴宓的为人为学皆不值一哂,并在人前人后对其表露出轻视意味,此点从吴宓日记中可以看出。1925年1

《陈寅恪写给傅斯年的信读后感》 第7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