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3部分 (第1/4页)

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果方由官府裁决。

“专利使用费”并不高,因为皇上规定“专利使用费”不得超过该物品制造成本(材料成本加人工成本)的两成。以某个治疗发烧有特效的秘方为例,一份药剂的成本不过十文,因此其他人若制造这种药剂贩卖,每份顶多只需要缴纳专利使用费两文钱。可问题是架不住数量多呀!如果全国每年制造十万份这种药剂,那么专利使用费就是二十万文,也就是两百贯!

由于皇恩浩荡,皇上并没有将专利费独占,而是将其中的一半赏给了所谓“专利人”——也就是孙大福这样的工艺技术提供者。考虑到百姓们使用“专利技术”时未必会主动缴纳“专利费”,因此皇上特意成立了隶属于东厂的专利局,以此来保障专利费的收取。不过,专利局却也不是凭白无故地出力,因为专利所有人必须向专利局提供向专利费的三成作为该局的运作费用。也就是说,专利人实际上只拥有专利使用费的两成。

反正两成也是白得的,因此听到这个消息时,用欣喜若狂来形容孙大福的心情绝不夸张。

和那个治疗发烧有特效的药剂不同,孙氏马耕耧锄由于工艺复杂、组件较多,因此每两千八百文左右。这样算起来,如果别人制造孙氏马耕耧锄贩卖,每制造一套最多需要缴纳五百六十文钱,作为专利所有人,孙大福便能够获得一百一十二文。如果整个大明一年能够制造一千套孙氏马耕耧锄,那么孙大福就能坐收一百一十二贯!

……唯一的难题是,民间养得起马的人家不种地,而种地的人家养不起马,谁会制造孙氏马耕耧锄呢?

当孙大福回到家中将这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告诉弟弟时,孙大寿却从中发现了机会。**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而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

孙大寿是“孙氏马耕耧锄”技术的“专利共有人”——否则他也不可能脱离匠籍。既然专利共有人可以和专利人协商分成,这便是机会了!

大福大寿是亲兄弟,因为当孙大寿提出专利费分成的事情时,孙大福毫不犹豫地表示与弟弟对半平分。

第二天,孙大寿和哥哥一同前往专利局签订了协议分成的契约。待专利局将这份契约存档备案后,孙大寿告诉哥哥,他准备去辽东推广“孙氏马耕耧锄”。原因很简单,至少眼下看来,在关内是赚不到什么专利费的。唯有去关外的移民屯,“孙氏马耕耧锄”方有用武之地。

虽然哥哥尽力地劝阻,但是毅然向辽东出发了。

注1:在开原、广宁设置马市的真实时间为永乐四年

注2:永乐初分上上马、上马、中马、下马、驹五种,马价不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第二十三章 家园(下)

于盘缠不足,后半程孙大寿几乎是一路乞讨,好不容)周武的领地。

听完孙大寿的故事,周武思索了半天。

虽说连秀才都没考上,但周武性格豪爽外向,在太原时所交的朋友之中三教九流都有,因此懂的东西比常人要多得多。

周武问道:“不对呀?川马、马向来有名,四川、云南两地都产马,这两处民间的马匹数量也不算太少。你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

孙大寿苦笑着解释:“马耕农具的制作手艺在我们孙家世代相传,谁又不想将它发扬光大呢?可是很多对此进行尝试的先祖都失败了。这些先祖将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到了我这一代,对马耕农具的利弊特点已经基本摸透了。”

“马是浅耕而。牛是深耕,因此从精耕细作的角度讲牛耕更有利,但马耕的速度比牛耕快一倍还不止。只不过,在山地和分散的小块耕地上,牛耕却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因为,在使用马的场合,为了耕种分散的小块土地,需要这里那里地移动,因而损失很多的时间,致使劳动不能充分利用。”

“我听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显然四川多山,而云南那边好象也没什么大块的平原。去四川和云南推广马耕,似乎不怎么合适。”

周武立即。显摆起来。

“嗨,这你却弄错了。进四川的。道路确实难走,但四川里面却有好大一块平原。”

这。时旁边的小猴子也说道:“是的,有一次我听酒楼的客人闲聊,那个四川来的商人说,他们那里的地比山西还要好呢!”

孙大寿听了,不由发起愣。来。

周武哈哈大笑。

“。大寿兄弟。你现在都已经跑到辽东来了。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

《永乐打仗》 第53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