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9部分 (第1/4页)

换裁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隆�

话说回来,童言无忌,小姑娘真是诚实可爱,知道什么就说什么,若小小年纪便说出“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类的官话,台词背得再漂亮,也一定大煞风景。

谁的“沉默权”

秦军(河北廊坊)

就在法律界激烈讨论我国司法制度该不该引入“沉默权”的时候,四川简阳市一位纪检干部让我们切实看到了沉默权带来的好处。这位市委纪检委37岁的副主任干事因涉嫌犯奸淫幼女和猥亵儿童罪而被捕。这两起案件均有受害人陈述、指认,有受害人父母及相关证人证明,并有医院的病情证明,连当地检察院都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法院却因被告人拒不供认犯罪事实而判无罪释放,理由是无被告供述。这真是对“沉默权”的一个讽刺。

这位被告能够做到“拒不供认”,恐怕与他“副主任干事”的身份有关。倘若此人不是副主任干事而是一个普通百姓,我相信公安局不会给他“拒不供认”的机会。我们已经从媒体上看到了不少刑讯逼供致死人命的事件。因为逼死了人,那些逼供的种种野蛮下段才浮出水面,有关人员才受到了“严肃查处”。那些没有逼出人命而仅仅是逼出冤案的又有多少?当然,上述“副主任干事”之类,是不在刑讯逼供之列的,他们享受的是文明的审讯方式。

“沉默权”当然是个好东西,但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是谁的“沉默权”。当我们的执法行为还被当成一种创收手段的时候,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派出所所长会诬良为娼,凭空“打”出一批嫖客;当我们的公安局还被县长用来干涉女儿婚事处理家庭纠纷的时候,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些高干子弟层抓屡放;当一个又一个冤案仅仅因为某个领导写了条子作了指示就得以拔云见日的时候,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拦轿喊冤这种封建时代的告状方式到今天仍常演不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尊严的体现。而“特权”却在肆无忌惮蔑视、破坏这种尊严。一部《行政讼诉法》体现了“民”与“官”的平等,当特权蛮横到将“民告官”的农民原告在法庭外当场强行抓走的时候,这种平等还有什么保障?同样,不消除特权,就算引入了“沉默权”,受益的又会是谁呢?

给法官监考

刘道可(广州)

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监考不下三盯次,但给法官监考仅此一回,可就这一回,在我眼里,审判厅高耸的审判台仿佛低落了许多,法官高大的形象也似乎矮小了许多。

那是个星期日,人大组织的政法系统法律知识考试在我们学校举行,我参加监考。考试开始不久,考场便一塌糊涂。本来有资料可以查阅抄录,但大多数人连出处也找不到,便大声询问或东奔西窜地抄,之后笑哈哈地表达抄了一个答案的喜悦,其情景只有香港的股市可比拟。太不成体统了。我忍无可忍地声明:保持安静!没想三分钟后,形势更为严重,尤其一位什么公子闹得更凶。

作为法官,应付普通老百姓都应该掌握的普法知识,应该是驾轻就熟的,叮看那场面,真让人失望,可见我们一些法官素质之低,能力之差、知识之缺乏、业务之笨拙如此素质的法官怎么办案?幸好还有少许几位在认真答题。

很多考试如果耗费人力财力走过场,倒不如不搞。总结报告中的一些话,什么全部合格全部过关素质高业务强本事硬之类,看后我真想哭,哭老百姓被这样的一些法官糊弄;哭国家为什么会允许这类人混迹于神圣的法官行业。于是法官犯法也就见怪不怪了。要廉政要反腐,首先应从政法系统做起,更重要的是要把政法系统内一些不称职的人清除掉。

“飞黄”传染症

陈戈(广东汕头) 晗显(湖南湘阴)

近日读报,一则“飞黄效应不可挡,有人要飞府南河”的报道引起了我的注意,详读之后,兴味索然。

据我所闻,此种“壮举”已不甚新鲜。当年柯受良飞车越黄河,接下来,四轮换成了两轮,那个忘了名的小伙子速成了几天后就“勇敢地”冲了过去,对岸是他那吓得半死的新娘。幸好,婚礼没变成丧礼。至于意义,用地方领导的话说是:“宣传了地方,提高了知名度”(很遗憾,地点我最终没记住)。再后来,又听闻有人要骑单车飞过去,当时我就想,将来不会有人用撑杆跳飞过去吧?

那边还没飞完,这边就已经开始热身了。据闻,主角十八刚出头,年轻人血气方刚,受“飞黄”效应刺激,就跃跃欲试,用我妈的话形容是:“初生牛犊不怕死。”且听

《中国百姓人均负债》 第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