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击水三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镜睦��叵担�⑶肴毡菊��璺ㄓ�裙庑鳎�匦行抡��谌毡疽�鹆斯惴汗刈ⅲ�破鹆搜刑种泄��卤浞ǖ母叱薄�
求助受挫,光绪复位无望,梁启超心境凄凉。尽管资产阶级运动汹涌澎湃,也无法让他提起士气,聚集斗志。身在异乡,孑然一身,孤独难耐,纵愤怒充盈于胸,也只能挥洒无处。梁启超于是潜心学术,研究学问,以期有所发现,有所受益。
为了避清廷耳目,鉴于景仰日人吉田松阴和高杉晋两先生,梁启超取了一个日本名字“吉田晋”,整日穿梭于日本知识分子和政界要人之间,寻求帮助,探索正确道路。
1898年12月23日,梁启超创办《清议报》于日本横滨居留地139番,爱国华侨冯镜如、冯紫珊、林北泉出资资助,“《清议报》起于戊戌十月,其时正值政变之后。” 麦梦华、汤觉顿等人在报社任编辑,继续鼓吹民权自由,宣传反满思想。《清议报》创刊后,连续刊发了《戊戌政变记》、《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独立论》、《自由书》等等进步书籍,系统介绍西方政治理论及时事新闻,成为中国民众了解西方,认识西方的主要报刊。不久,《清议报》行销海内外,梁启超声名大震,声望与日俱增,超越了康有为,成为中国知识界的弄潮儿。
《清议报》是一种旬刊,每十日出版一次,初出版时,梁启超曾撰写《清议报叙例》一篇,载该报第一期,里面讲该报宗旨有四:
一、维持###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
二、增长###人之学识。
三、交通###、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
四、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
《清议报》明目张胆攻击政府,活跃了中国思想界,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清政府不断采取措施阻止报刊的散发,严禁进入中国境内,关闭发行机关,最后《清议报》不得不停办,终止其未完成的事业。不过,《清议报》让梁启超一鸣惊人,彻底脱离了康有为的思想束缚。
10月25日,康有为化名“夏木森”抵达日本神户,随即奔往东京,与梁启超会合。师徒异乡相遇,又是流亡在外,见面后分外激动,二人相抱而泣,泪如泉涌,两人互相倾诉心中郁闷愁苦,寻求慰藉。
康有为到达日本后,日人宫崎、平山居中调停,使得兴中会的孙中山与康梁相识,寻找两派联合救国的道路。当时,孙中山等流亡日本,坚持革命反清斗争,而康有为得清帝眷顾,视革命党为大逆不道,恐为其所累,不肯相见。不久梁启超与孙中山在日友人的撮合下在日本文相、进步党领袖犬养毅家相见。二人都是博读西方书籍,思想进步,又都是少年得意,意气风发,相见后,意气相投,各抒己见,视对方为知己,商定合作方法,气氛和谐。
几天后,陈少白到访康有为,康避而不出,徐勤代为接见,正巧梁启超外出归来,引陈少白直接入见,康有为见无法躲避,不得不出来接待。陈少白向康梁痛陈清廷政治腐败,非推翻不足以救中国,请康有为改弦易辙,共同完成振兴中华大业。可是,康有为依然以帝师自居,力谋起兵勤王,为光绪鞠躬尽瘁,以报“知遇之恩”。陈少白与康有为争辩3个小时,二人都坚持己见,会见不欢而散。
此时,清政府得知康有为在日本从事策划复辟保皇活动,甚为震怒,向日本政府交涉,要求驱逐康有为、梁启超。日本政府考虑时局,又意识到康、梁在日本,影响政府的“亲华政策”,于是要求康梁离开日本,然而得到梁启超的拒绝。由于康有为坚持保皇,日政府迫使康有为离开日本,而梁启超的革命共和倾向,使之得以留在日本继续活动,成为维新派在日本的首领。师徒二人相聚区区数日,又要分别,令人嘘唏不已。
4月3日,康有为离开日本前往加拿大。不久前往英国,求助英国复辟帝制遭到拒绝。7月,康有为返回加拿大,开始了在加拿大的保皇生活。20日,“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在维多利亚成立,简称“保皇会”。康有为在他的诗集中这样记载着这件事的经过:
已亥六月十三日,与义士李福基、冯秀石及子俊卿、徐为经、骆月湖、刘康恒等创立保皇会。二十八日至域多利中华会馆,率邦人祝圣寿,龙旗摇旖,观者如云。
康有为往美洲后,革命党人同梁启超接触逐渐频繁起来,特别是孙中山与梁启超来往甚密。梁启超思想更趋倾向革命共和,然而康有为的阻力,使得梁启超在做事时不无顾及,两党的合作活动也不得不无果而终。
两党的合作活
《梁启超生平简介》 第6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