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1/4页)
小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莞萱,“南方早已草木凋落,蓬莱却野花杂踏(纷杂繁多)。相传为仙人所居,实为仙山。”
飨傅,“传闻这蓬山是仙府神仙收藏秘录、典籍的地方,东汉学者也称藏书东观。”
“可是嫏嬛洞府?”
“嫏嬛为天帝藏书之地,兴许只有得道中人,方能此生目睹一回。”
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无人处,翠丛深窅。
~~~参见陶安的《游龙鸣山记》、宋施岳的《解语花》。意译:两岸势起如高台,相间百步,曲折向东。寻到幽寂处,草野平阔,深邃其中。
蹑蹬而上,陟彼崔嵬。黄栌片林(叶片秋季变红),红叶乌桕(落叶乔木,春秋季叶色红艳),似非人间。
~~~《周南·卷耳》踩踏石级,攀登高山。黄栌与乌桕一色,鲜艳夺目,好似仙境。
莞萱,“蓬山有撩人景色,经途易变。不知前路还有多远。”
“百余步内,便又是一番独景。”
顺着山路前行,眼下是一道竹桥,四面环绕梧桐,桥下槐花落尽,溪涧浮藻,眼帘中瀑水悬流,迢迢(水流绵长貌)皑皑(浪花雪白)。
莞萱,“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厓转石万壑雷。李白书载于《蜀道难》的这句诗,不恰是眼前这景致吗?”
“先上桥去。”
跟着,转睛头顶,一条绿藤凌挂于桥上,相隔一跬(半步)便坠着一块铅椠(古人用作书写的木板片)。
“上述的是何文字?秦篆吗?”
“是籀文(又称大篆),形近于秦篆,但字形多重叠。”
莞萱相随而上,平坦的桥身,踩踏不起声响。
飨傅接言译文,“灭见沉思沙,入了般涅槃。
无明三种惑,分段两生死。
生来作古,常乐我净。
贪嗔痴苦,缘情浅薄。
静妙之乐,圆寂见佛。
中有七珍尽不同,菩提三德生净土。
恶恶之人从明心,好恶之人离正道。
诓汝者不仁,弃汝者无义。
若有斯人,以德报怨。
孟子浅论,人心本善。
蓄纳良知,只谨为孝。
尘寰所欲,浮生之丝。
生我者为天,养我者为亲。
宿缘犹寐,似酲似醒。
轮回千载,经年一瞬。
坐等来生不可待,旧尘遗梦不可追(原创)。”
~~~自命题曰《涅槃》,移译不析。
一道走来,不时传闻“哈哈—”拟声,至桥尾方看清它的“面目”。一颗乔木,约七八米,树干深褐,叶形椭圆。每个枝杈间长有一个皮果,形像铃铛。
“是笑树。”
莞萱蹭躅(犹踯躅)不前,对着树上数不胜数的红缎子,相系树杪,掩映着繁密的叶子,念思半晌。
“我带你去拜谒山中的一位智僧。前面就是蓬莱阁,过了午时我们再继续游山。”
且落得应允,便带了路前行。
离距五十余步,有一道棕红的门墙,橑檐(房檐)垂铛,雕琢刻镂,筒瓦虹梁(高架而拱曲的屋梁),榱题数尺。视其巍巍然,清风幽意(幽闲的情趣)来。
寺院前一小僧正清扫着纷纷满地的落叶,待二人上前相去。飨傅十指掌合,卑躬行礼,有礼相道。“小师父,可方便待见住持。”
小僧回礼恭拜,“请二位施主随我入寺,住持已候多时。”
莞萱疑讶之色露于颜色(面色),却见飨傅安之若素。
蓬莱寺。
飨傅向莞萱耳语,“蓬莱阁的住持正是当年救万民于水火的高人。”
随后小僧将二位带进阶堂(厅堂),叩门适礼。小僧轻手推开了禅门。
其时香客未到,堂内光堂平滑。烛架尚虚,庙祝放下琉璃灯来取火点烛(出自《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见殿上琉璃灯下,蒲团之上,有一个老僧在那里打坐(出自《西湖佳话·灵隐诗迹》)。手背一扬,小僧会意而转话给二位,“已近日中,住持请二位施主先用膳。”
随后将二人带去斋堂,一顿清斋素食后。闲步于一处别苑,一座凉亭,一间禅扃(禅房)。偏处置一口水井,井上辘轳。
适才,飨傅便悄步跟上。莞萱走近了观瞩,“井甃(井壁)不生苔藓,沦坳(凹陷的地方)无裂罅(裂纹)。忽渟洿(渟滞不流貌),忽迴
《腐生食物链和捕食食物链区别》 第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