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七十一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② (第1/3页)

龙吟森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滋溜”

尼堪越来越兴奋了,他似乎又找到了方向,他不禁喝了一大口茶。

半晌,他才放下茶杯。

“文慧,你的看法?”

“陛下,微臣以为,这里是前明的都城,无论是有意无意,他们在离开之前都会在此地留下依旧忠于他们的人,明国毕竟是一个成立了接近三百年的国度,何况还是从蒙古人手里收服的国度,我国虽然海纳天下,兼容并蓄,但由于核心部族出身林中,依旧在中原、特别是在江南士子心目中如同前蒙元一般的存在”

“实际上,前蒙元将国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四个阶层,先是要杀尽汉人,让广大中土成为牧场,后来在某大臣的劝阻下放弃了,但是对汉人的歧视依旧存在,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土地基本上成了前面三等人的,大部分南方汉人成了奴隶”

“朱氏明朝崛起后,让全天下,特别是江南一带的读书人为之一振,眼下虽然苟延残喘于安南蛮荒之地,但心向往者肯定不在少数,但是,各朝执政如何,微臣是最清楚的”

“以前微臣在乾清宫当差时,曾经做过秉笔太监的助手,在那里见到了保留下的元代的黄册、鱼鳞册,当然了,明国的也有,之后调到通州漕运码头担任分守太监,与脑海里的黄册、鱼鳞册对照之后更是对三国的优劣一清二楚”

“在元代,通州附近的土地几乎全部被蒙古人占据了,他们没有种地,全部是皇亲国戚的马场,而在明国,这里也几乎是皇庄所在,在我国拿下北京城之前,曾经救过明国驸马巩永固,而这里就是公主的庄园所在!”

“而在明初时,这里有一半土地都是卫所的,一般土地属于勋贵的,在通州以外很远的地方才有老百姓的土地,这在黄册、鱼鳞册上一对照便清楚了,而在眼下,偌大的北京城周围,没有一寸土地是属于皇庄或勋戚的,这可是亘古以来前作未有的大事”

“但就是这样,这些读书人依旧心怀不满,在北方,由于瘟疫、满清的肆虐以及流贼的扰乱下,这样的基础已经非常薄弱了,故此我国的土地清丈、划分一事受到的阻碍较少,黄河以南、长江以北,长期以来也是流贼流窜的重点,自然也是如此”

“长江流域,长江以北的地区也大致如此,细究起来,也就是江南、福建、广东三地没有经受过流贼的肆虐,为何?江南是明国的丁口、赋税重地,一旦失去,想要靠福建、广东挽回颓势完全没有可能,因为福建多山,田地很少,郑芝龙能够在那里立足,凭的不是广袤的田地和丁口,而是对外贸易,而广东之地相对来说还不错,田地、物产、丁口都可,但与江南比较起来又差一些”

“故此,明国迁都南京后,自然将江南之地当成了非保不可的地方,一旦此地失去,实际上就大势已去,福建不足恃,单凭区区一个广东不足以与全天下抗衡的,故此,当朱慈烺南下广东后,立即派大将牟国栋带领全部精锐攻占了安南升龙府”

“江南,宋明以来,成了士大夫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特殊地方,不仅仅是此地土地肥沃、出产大量的米粮,而是这里成了汉人儒士衣冠的绝佳继承者和传承者,另外一方面也成了他们的精神上的家园,当然了,在他们心目中,少数士大夫垄断着知识体系,将孟子的话语分开来使用,民为重丢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则奉为圭臬,高高捧起,而由他们与皇家一起治理天下”

尼堪在心里暗暗点点头,“文慧长期跟着我,耳濡目染之下,其分析问题的方法、深度、用语已经逐渐向我看齐了”

“这才是他们心目中‘平天下’的核心,一切修为都是从这里开始和完结的,他们从未想过要与百姓一起拥有天下”

“故此,我国占据江南之地后,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故土难离留了下来,有一些甚至主动投靠了我国,但与辽东、北方投靠我国的士子相比,这里的人就顽固多了,虽然这些人在素质上已经具备了担任大夏国官员的条件,但在内心里,对于前明的向往恐怕还存在”

“此时,如果有一个牵头的,围绕在他周围,恐怕像江南眼下的情形会长期存在”

“难道他们就不怕自己的行为影响到安南的小明国?若是朕一怒之下,尽起大军南下彻底灭了他们也不难办到吧,他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陛下,所以啊,这些人只是藏在后面,不敢堂堂正正站出来与我国作对,以职部估计,李自成的势力、南明的势力已经掺杂进来了,李自成的势力肯定是浑水摸鱼的,但赚钱是他们最想看到的,浑水摸鱼

《1625冰封帝国免费阅读》 第七十一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②(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