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封王论鬼 (第1/3页)
孤君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子车驾在前,2百持戟司戈仪卫景从,最后是1千飞熊铁骑,1千铳骑,风风光光进了永定门。
锦衣卫早有准备,将拦路喝骂的御史言官拦住,没让这帮人堵住城门……
车架上,听着几十名言官御史喝骂哭劝,信王皱眉,神色不安。朱弘昭左手搭在信王肩上,右手扶着腰间挎剑,昂首向前,扬着下巴面带微笑。
人山人海,正阳门大街两侧满是京中百姓在欢呼。
他们喜欢1个能带来胜利的人,朱弘昭显然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看来,朱弘昭就是大明朝的霍去病。
特别是今年漕运因为香贼闹事停了两月,京中物价飞涨。朱弘昭用兵神速,平定了叛乱。使得他们生活回到正常,光这1点,他们9对朱弘昭充满好感。
通州查抄李3才,对他们来说只是饭后谈资,不算什么。
见惯了数万人拼杀的大场面,朱弘昭自然不会被京中百姓的热情击倒。面色如常,带着淡淡微笑,扶着挎剑,不动如山。而信王,则脸上血涌,红扑扑喘着大气。
大街旁酒楼上,汪文言饮酒,目光清冷看着朱弘昭在欢呼声中过去,嘴角翘起:“盛极而衰,旦夕间……”
另有1座酒楼上,青阳子这个老道士也在饮酒:“景泰,上有1日……泰昌泰昌,后有两日……这大明朝,有意思。”
随后,铳骑与飞熊铁骑而入,更引发了京中百姓的热情。最后面是囚车上的徐鸿儒1族,以及李3才1家。
各种雪团脏东西砸过来,李3才淌着泪水,大声说着什么,淹没在一片嘈杂中。
走过正阳门大街,朱弘昭下车开始了傀儡之路,在宗庙、社稷坛各种磕头,最后换上一套黑色亲王9旒9章冕服。
旒是冕冠上缀的珠子,皇帝是十2旒,每旒十2颗珠子,前后两排;亲王太子则是9旒,每旒9颗珠子,前后两排。
此外的十2章是代表日月星辰山河的种种的十2种图章,天子十2,亲王太子为9,郡王为7。
“朕以齐地与齐王,齐王莫负祖宗社稷,莫负朕。”
天启皇帝也是冕服,十2章十2旒,手里捧着齐王府藩系金册、齐王印玺先后交给朱弘昭,朱弘昭转手再交给身后宦官装盘。
最后,皇帝将代表土地的1盒茅土双手递给朱弘昭,长圆的脸庞满是诚恳。
“但有1息尚在,为祖宗社稷,为陛下万死不辞。”
双手接过这1盒土,意味着新规划的齐州将成为朱弘昭的齐国疆土。
话是这么说,他只有财政收入罢了。文官是不会允许割出哪怕1寸土地给朱弘昭的。
出社稷坛,天启握着朱弘昭手,高举。
1层层身穿祭服,头戴梁冠的勋戚、文武大臣,锦衣卫仪仗、宦官、宫女归附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下方站立的只有两人,与朱弘昭同样打扮。1个是福王,1个是信王。
明朝官员,有4种服饰,首先是祭服,青黑色,梁冠,梁冠是一种很夸张的帽子,戴着像头盔。其次是朝服,与祭服相仿,主色为赤,喜庆;戴梁冠。
然后是公服,坐镇衙门办公时穿戴,衣装与宋朝公服1致,胸前没有补子,乌纱两翅展脚硬直细长。
最后才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常服,胸前有补子,乌纱上两个翅膀又短又宽像扇子。
地方上管得不严,官员们穿着常服或者便服办公没人管。下面的人见得多,9以为朝堂上也是这套打扮。再通过、笔记流传后世,导致后世各种电视什么的拍的大臣上朝,穿的竟然是常服,不是朝服。
朝议时谁敢穿常服进宫,最差也是削去官籍,贬为庶民。当然,最好的情况就是穿着常服进不去。
当然,朝议是最隆重的会议必须穿朝服。平时办公,穿的还是常服或者公服。
武英殿,朱弘昭领着齐王府文武2员叩拜天子后入座,与福王、信王同排,后面才是叶向高、朱纯臣等人的桌案。
换上朝服浑身不自在的高杰,与神色坦然的王敦盛坐在朱弘昭背后。
忙碌1天,谁都累。
戴着冕冠,让天启感觉脖子都快压断了,待百官行礼完毕,声乐停息后,天启道:“两日后朝议,今日诸卿畅饮。王叔,2位王弟顷刻后可来乾清宫赴宴。”
朝议就是分赃,如何分配朱弘昭抄获的银子,以及正式判徐鸿儒1家死刑。
“恭送陛下。”
《大明宗室小说免费阅读下载》 第175章 封王论鬼(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