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5章 红薯棉花 (第1/2页)

叫我达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古代没有棉花,老百姓是怎么熬过冬天的?历史唐朝过冬

其实在古代,很多一部分的老百姓是熬不过冬天的,咱们翻开史书记载就会发现。

历史上每一次出现大规模的降雪之后,大批量冻死人的现象,和因为饥荒饿死人的情况都一样非常普遍

咱们要知道汉代时期的中国气温要远高于今天,但是在汉书五行志里面就有记载

公元前的122年,汉武帝刘彻在野外打猎的时候,抓到了一个一脚而足有五蹄的动物

这个动物就被它视为祥瑞,于是这一年的年号就被改成了元狩。但是元狩元年的冬天一点都不吉利

史书记载:元狩元年十二月,大雨雪,民多冻死。

七年后又出现了连续两个雪灾年,也就是元鼎二年和元鼎三年。元鼎二年三月,雪,平底厚五尺。元鼎三年三月水冰,四月雨雪,关东十余郡人相食

要知道这可是在汉武帝发动漠北之战之后没过多久汉王朝武德充沛,国家没有出现什么危机的情况下

汉元狩年间,长安城。

刘彻的神情十分复杂,元狩元年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很多事情不是知道就能改变的。

比如,土地是要拿来种粮食的,种了其他作物的话,就会导致粮食不够,那时饿死的人会更多。

而这种雨雪灾害,四年后会卷土重来一次?

刘彻捏紧了拳头!

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京兆尹杜陵县胡家村,身着大大小小十来处补丁麻衣的瘦高汉子,挺起弯腰拔草的身形,抹了抹有些脸庞上的泪水,手掌夹杂着田间的土腥味的泥水沾到脸颊、眉毛。

瘦高汉子的母亲身体本就羸弱,终于在十二月丙辰那日被冻死,父亲是在七天后的晚上去的。

不仅他家,胡家村大大小小四十多户人家,那一年冬天白事唢呐声、晚上的啜泣声,没停过。

贼老天!

那到了唐朝唐昭宗天复元年,也就是公元的901年,史书记载说:自冬至春雨雪不止,民冻馁者无数。

甚至连当时的都城长安,每天因为冻死的老百姓就有数千人以上

不光是在民间,就连皇宫王府里面由于断粮导致大量的宫人还有宗室人员被冻死

而在宋代,宋史里面关于都城汴梁冬天冻死的记载那就多得不能再多了

汉末,南郡江陵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刘备叹息一声,只能将此事记录在册,不过他心里也知道,没有天幕的帮助,单靠任何一个朝代也很难解决。

孝武皇帝御宇时,有二位先帝之遗泽,尚且对此束手无策。

与此世相比,元狩年间的大雨雪可能还有活下去的机会。

或许粮食产量得到提升,可以空出来部分土地种植这种叫棉花的作物?

古代大多数人是没有办法像咱们现代人一样去置办过冬用品的

比如像棉花那是在南宋以后才开始进入到中国,而且在内地大规模种植,那还得等到清末

也就是说棉花在古代那也是奢侈品,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过冬的时候呢,就只能用杂草或者是柳絮

咱们看清末时期西方人拍摄的中国人照片就会发现,当时大多数国人在穿着上那几乎有块布就不错了

至于说保暖得体那是想都不敢想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近代拍摄的照片里,比方说南京的明孝陵

清代的京城周围全是光秃秃的一点绿植都没有,因为柴火在古代那也是个奢侈品

这些大城市的周围能够砍的树全被砍走了,这也就导致北方在清末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直到工业化开始生产力提上来之后才有了今天遍地绿化的局面

洪武年间,金陵城。

古代没有棉花,老百姓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这个问题和何不食肉糜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读来是荒唐,另一个读来却是令人五味杂陈。

朱元璋对底层民间生活的艰辛再熟悉不过,如今忆起却恍若隔世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再也没在担忧过冬天会被冻死?

他连自己都没担心过,又怎么可能会担心底层老百姓会不会被冻死呢?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

他觉得不对,于是把孟子移出了文庙。

此时天幕撕开了他伤痛的伤疤,他想起了至正四年阿爹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笔趣阁》 第25章 红薯棉花(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