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小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绱朔⒄瓜拢�跫竞茏匀坏爻沙こ闪髅チ跫尽�
成年后的刘季的职业就是流氓。不同职业会培养出人不同的职业素养,刘邦这份职业也是如此。
有句俗话,“仗义多是屠狗辈”。正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才能豁出一切去讲义气,因为他们别的都没有,比如《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就是很讲义气的人。
流氓刘季也是个很讲义气的人,只要是哥儿们有难他就急人之难,有人来借钱只要他有都会倾囊(流氓的钱来得容易去得更容易)相助,这是刘季性格中最大的优点:仗义豁达。
这样的刘季在他朋友哥儿们的眼中那自然是没话说:好、仗义、没治了!
可在另一部分人的眼中刘季却是下三烂的。这些人就是儒生群体。前面说过了,很少人读书是为了因为喜欢读书才读的。儒生群体整天读书想卖个好价钱,无奈当官在当时太难了,这些人整天怀才不遇自然就会性情暴躁多番挑剔。无聊的时候找人来鄙视下,通过鄙视别人抬高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就这样,流氓刘季成了儒生们的鄙视的对象。对此刘季的应对是:你们鄙视我,我更鄙视你们。
大家素养的不同,认知的不同就造成了这种矛盾越来越深。等到后来,刘老爹看刘季年纪不小了,既不务正业当然更娶不上媳妇,没办法只好为儿子花钱“捐”了个亭长。虽说秦法严苛,但重贿之下必有勇夫。加之,刘季仗义豁达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当了亭长后的刘季和儒生们的矛盾就更多了,没办法,在办公室里大多数都是通过读书被人看上的同事,像他这样当流氓混上来的鲜有。
正是这种种原因,我们可以得出答案,起初刘季同学的确讨厌儒生。
再后来,刘季随大流造反了。既走上了这条成王败寇的不归路就必须力争上游,而且在这条湍急的河流中,好几次他险遭没顶都是因为得到别人的相助,这些人中有儒生(萧何、曹参)。儒生还是有用的,这是刘季不得不承认的。
有用是一回事,个人天生的好恶又是另一回事。刘季是个聪明人,为了成王他必须有所舍弃。完全舍弃个人好恶绝对不可能,于是刘季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有用的儒生不讨厌,无用的儒生痛斥之。
取陈留
刘季对郦先生的第一印象很糟糕,心里认定郦某人属于后者。
门卫奉命拿着郦先生的名片去回绝他。
郦先生听完以后,眼睛瞪得像铜铃,手按在剑上,大声喝道:“奴才!再入对沛公言,吾乃高阳酒徒也,并非儒士。”
门卫被这位的气势吓住了,大惊失色,连名片都吓得掉在地上,转身就往刘季军帐跑。
刘季见到问。门卫惊魂未定地说:“来的人不是儒生,是壮士,他大喊了一声,吓得臣名片都掉了。他让我转告您,说他不是儒生,是高阳酒徒。”
刘季听了这话,沉默了下,命令让他进来。
郦先生的转述让刘季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之前那个骑士曾向刘季推荐过郦食其。但刘季听后根本不以为意,觉得那个老家伙是在吹牛。说什么别人说你是狂生,你却说自己不是。
“狂”在古语里是疯狗的意思。别人叫郦先生“狂生”其实不是称赞反是侮辱。这位既是儒生又是疯狗,刘季当然看不上,就算对方说“我不是”刘季也只当往自己脸上贴金。我们知道恃才才傲物,狂必有狂的资本。郦食其是在给刘邦用激将法。
这些刘季本来听过就忘,可现在却忽然想起来了,于是才决定见见这个所谓的“狂生”。
郦食其进到军帐内,就看见传说中的刘季。
而传说中刘季,其态度也和传说中一样恶劣。其时两个侍女正在给刘邦洗脚,看到郦食其进来,刘邦的反应是继续洗。这和把别人的帽子当尿壶的态度完全一样。
郦食其见到这个情形并没有生气,他只是走近两步,长揖。长揖是个什么意思?按秦朝的礼节,正常的宾主相见应该要拜和回拜。你郦某人作个揖算什么态度?
现在的刘季已经不是当年,虽说手下人马只有千把号人,但他有正牌身份,楚怀王亲封的诸侯,大小也是号人物。又是此处的主人,是郦先生要投靠的人。再说刘季,摆出招贤纳士的样子,那自然要礼贤下士。我们再看这二位仁兄,一个继续洗脚,一个只是长揖。
这根本就是互相不服气剑拔弩张的局面。可接下来郦先生的两句话,让场面有了戏剧性的转变。
郦先生问:“沛公是想帮助秦国灭诸侯呢,还是帮
《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 第2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