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35部分 (第1/4页)

小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协倒是并不在意,因为那些白波军头日常见自己也多是长揖不拜的,他早就无奈地习惯了……可是听张禄自称“方外人”,他就问啊:“胡谓方外?卿非中国之人欤?”

张禄说我当然是中国人,但不能算是陛下您的子民——“臣从仙人学道,深山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不受帝力所加,故谓‘方外’也。”

刘协听了,不禁略略朝前一探身体,问他:“果有神仙否?”

张禄回答:“神与仙非一也。祖宗魂魄所寄、山川灵秀所钟,庇祐江山社稷者,神也……”这是一般人的理解,他也没必要特意给刘协纠错,刷新对方的三观——“至于仙,超脱生死、无意荣辱,遨游于浩渺宇宙之间,不涉凡尘俗事者也。”

刘协貌似对此非常感兴趣,再问:“卿乃仙乎?”

张禄说我不是,我只是正在修仙的中途——真要是仙,就不会下凡来见你这人间帝王啦。

刘协问那你能得长生吗?张禄说将来可以,现在还不成。再问朕可得长生吗?张禄笑道:“古无永寿之天子也。天生物种,各有所用,陛下人间天子,何必仰慕长生?”

刘协微微苦笑:“朕名虽天子,其实一流人尔,今度日如年,胡望长生?”我现在每一天都过得不容易,就算能活得再久,那又有什么意义了?又随便聊几句,他突然问张禄,不知道我的前途如何,你能帮忙占卜一下吗?

第四十四章、大东小东

东汉朝的皇帝都是很迷信的,这根子还在他们的老祖宗刘秀身上。刘秀当初崛起称雄,据说就是靠了一则名叫《赤伏符》的谶言,说:“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所以等他称帝以后,就大力推动谶纬学说,使得儒学到董仲舒为之一变,开始把人事和天意结合起来,然后到东汉再一变,彻底成为一种半宗教的学术思想。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东汉朝诸帝反倒并不象秦皇、汉武那般笃信方士,因为所谓“方士”就是跑江湖的,而儒家既然吸纳了太多的迷信思想,自然说神说鬼的特权就转移到了士大夫手中。后世史书上记载的东汉朝的神人或者说妖人是很多的,但基本上都有士人背景,不是前汉栾大、少翁那种纯方士——起码也得是东方朔之类的读书人,才能凑到皇帝身边儿去吧。

所以张禄在刘协面前自称“方外人”,刘协就问了,朕看你仪态端方、举止得当,倒象是读书人哪,怎么就是方士了?张禄解释:“余虽修仙,实非方士,不奉迎权贵,不依附豪门。臣本士人也,亦曾在宫中为郎……”大致把自己的履历说了一遍。刘协大喜:“竟为宦门之后也!”遂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望向张禄:“仙道虚无缥缈,盍入朝以侍朕耶?”你不如来当官儿吧,如何?

刘协正想网罗自己的党羽,第一个就瞄上了徐晃,如今这张禄既是徐晃介绍来的,又曾对自己小老婆有恩,以此为借口正可以重加赏赐,以笼络其心,为我所用啊。

可是张禄听了,却不禁暗中冷笑,心说你还想劝我当官儿?也不瞧瞧你目下是什么德性,什么处境,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可以拉拢我?当官儿?打算让我跟刚才那郎官似的,还得自己去挖野菜充饥,还可能被个小兵跟泥里猛踹吗?真当我是傻子啊!就算不想修仙,我也不会上你这条快翻了的破船哪!

因此婉拒,说我执意修仙,又已经小有所成了,怎么可能半道儿放弃,再入红尘俗世呢?

刘协挺遗憾,可是跟张禄再聊几句,突然又冒出来新的想法:“今宇内播乱,汉室凌替,朕虽返旧都,而州郡之输不至,止坐困耳。未知汉可复兴乎?朕可久活耶?卿既修仙,必能窥知天意,可能为朕卜否?”

张禄沉吟少顷,觉得可以答应对方这个不情之请——多好玩儿啊——于是点头:“余所学尚浅,未敢言准,若陛下不弃,可试卜之。”

他本门功法虽然不是预言系,但所读裴玄仁的藏书中相关内容也有不少,况且当年还跟郄俭同行千里,相互探讨,得着不少收益。蓍占、钱卜,那都是能够拿得起来的,虽说准确性完全不敢保证,但算算汉朝的前途、刘协的生死嘛……这还难不倒他张伯爵。

只是他身上并没有占卜的工具,于是向刘协请求,要一支竹筒和六枚钱。竹筒好说,至于钱……刘协还真没有,只好临时向董承商借。

张禄装模作样地净手洁面,然后凝定思绪——香就不焚了,估计没地儿掏摸去——随后晃动竹筒,按顺序倒出来六枚五铢钱。上下一排,两个正面、四个反面,合起来上离下坤,是个“晋”卦。

《完美世界龙战之野》 第3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