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4页 (第1/1页)

春溪笛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还是初次与朱景瑞相距这样近,虽然已近三十,朱景瑞却并不显老。照着皇室皆美人,再加上先祖骁勇善战,皇家子弟想必都是人中龙凤。其实朱景瑞跟景桓有些相像,只是眉宇间更成熟。君闲发现他身上那份温和已不是当年的懦弱,而是锐利的玉石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变得更温润,更懂得变通。只是,还差几分锐气啊……君闲心中微叹,却并不掩饰自己的目光。他在打量着朱景瑞,朱景瑞何尝不是如此。但朱景瑞心里有些疑惑,这些日子君闲的作为可谓百般示好,然而仅有的几次见面中,他身上却丝毫没有阿谀奉承的姿态。第一次可以归结为他心向着景桓,第二次可以说他手中有筹码。这一次,却实在说不清这人为何这般沉静。他却并不知道,君闲所做这事,向来只为了旁人能对自己和颜悦色,至于恩宠深浅,他还真没怎么在意。因此这位太子沉吟良久,才笑道:&ldo;看来景桓看重你,看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rdo;在景桓面前,他可从不需这样作态。君闲觉得好笑,当下却只是客套地回了句:&ldo;殿下过誉了。&rdo;朱景瑞觉得这样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进展,先开了话头:&ldo;张卿觉得你有几分把握控制住幼军?&rdo;君闲微微一愣,却见朱景瑞望向自己的眼神有着期盼的意思。想来自己实在是小看了这位太子殿下,他已能任用心底厌恶之人,日后行事必定会更顺畅。眸带笑意,君闲撩袍半跪在朱景瑞跟前,朗声道:&ldo;臣张俊,叩见太子殿下。&rdo;屋外的何进听得真切,心头一颤。不知为何,他忽然想起许多年前跟在高公公身后侍奉临帝时,最受宠信的丞相来觐见的情形。当时历经三朝的言老捋着胡子欣慰地感叹:&ldo;君明臣良,实乃我朝之福。&rdo;那时他才刚入宫不久,丞相还没有死,陛下还没有老。此时太子已起身,华衣带风拂过何进的脸庞,身后江风吹来,其寒如刀,他恭敬地垂首,心里暗道:临朝,似乎又要变天了。年关将近,帝京一片喜气。临帝的病渐渐有些起色了,太常许昌趁机将官员考察的解决递了上去。临帝近来心情甚好,有趣地问:&ldo;太子这回还是很烦恼吗?&rdo;许昌想到太子的日子过得实在艰难,当即也不隐瞒,&ldo;太子还亲自去各部跑了一遍,他自己不觉得苦,倒是吓坏了下边的人。&rdo;&ldo;他这孩子就是行事太小心了,朕年轻时可比他胆大多了。&rdo;临帝顿了顿,又道:&ldo;景桓倒是像我,可惜太死心眼了……&rdo;许昌听得大惊,不敢接话。临帝敛神朝许昌露出温颜:&ldo;许卿不必惊慌,朕知道朕并不是个多好的皇帝,所以景瑞不像朕也是件好事。&rdo;许昌更是伏地而拜,&ldo;陛下……&rdo;&ldo;许卿起来吧,朕不想这样跟卿商量此次政绩考察后的职官变迁。&rdo;许昌抬头,望着临帝微霜的两鬓,他知道临帝并不是随口自谦,而是打心里认为自己不是个明君。但是临帝在位二十余年,如今国运昌隆,内外皆安,谁能说他没有功绩?他不过是对死去的人心怀愧疚罢了。当初朝中分为新臣跟老臣两派的,新臣一派为了诛藩轰然倒塌,他们老臣心中却没有喜悦。因为前丞相身死后,言老勉强出任丞相,他不归属于新派老派,对朝事亦不管不问。蔡老御史为人顽固,无论对谁都不留情面。大司马徐东华老来得子,渐渐消磨了金戈铁马的豪气。朝局仿佛如临帝一样步入垂暮之年。他们对新入朝的士子武生都分外关注,盼着每年的春闱跟武试能给朝堂注入新血。臣子们能想到的事情,临帝岂会想不到,果然,他问道:&ldo;许卿给朕说说景瑞他提拔了多少新人?&rdo;&ldo;今春士子有张熙,钱胜,还有武试中武侯颇为赞赏的鹿群,杨骏等人。接下来就是朝臣子弟了,以蔡御史之子蔡子言为首,段子良,常季,还有许……&rdo;许昌原本说得利落,此时却一滞。临帝稍思索,便哈哈大笑道:&ldo;许卿,内举不避亲,既然景瑞他有心提拔令郎,你便不要为难了。&rdo;许昌擦擦额角的汗水,连连应道:&ldo;臣那不肖子哪里担得了幼军千户这大任,应当把他扔到最底下历练才是。&rdo;虽然是这样说,他脸上却满是笑容,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重生之庸臣txt番外》 第24页(第1/1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