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四十二章 初见长孙悦 (第1/2页)

陈叔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户部尚书刘政会成为长安城的勋贵中最具有人气的官员了,刘政会是上朝时被同僚排挤,下了朝被同僚讥讽。

听说现在勋贵们的后宅是家家扎小人,诅咒刘政会不得好死。

这让刘政会是哭笑不得,这征收重税是太子出的主意,可背黑锅的却是他。

勋贵们不敢和太子作对,但你刘政会可没人惯着你,谁让收税的是你户部的人呢。

不过这也怪不得那些勋贵,要是以前没几个钱,大家同僚一场不会因为几个铜钱和刘政会为难的。

但现在不同了,自从李承乾的民用工业区的发展,勋贵们就都组建了商队,来往于各地之间,从大家对刘政会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里面的利润可见一斑了。

长安城的物价在李承乾的特意关照之下终于降到正常的水平。其实李承乾如此的关心粮价的是有原因的。

就在李承乾的储备库有大批的粮食运进去后,不少人家里经营粮食生意的权贵竟然找到了张玄素那个老夫子,想在老夫子这弄点粮食,

至于这中间的差价嘛,好商量,反正想把粮食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不是什么难事,报个受潮了,报个走水了,这不是很简单的是嘛。

可张玄素是什么人,那头子的倔脾气比起他那个师弟魏征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些找他办事的权贵让老头子一顿臭骂,弄得灰头土脸的回去了。

弘文殿

自从李承乾监国理政以来,这就变成了他的办公地方。眼下李承乾就坐在本来属于值班宰相的椅子上听着各部重臣的奏对。李承乾看了一样耷了个脑袋,蔫了吧唧的刘政会,他当然知道

刘政会是替他受过,刘政会是功臣,平时办差也算尽心,凡事都要有个度,也该给他一颗甜枣吃了,要不就会寒了刘政会的心。

这次的事就是拿他做个娃样子,让那些跟着李世民的多年的朝臣都知道自己可不是好糊弄的。

“刘尚书,你呈上的义仓条陈本宫看了,也真是难为你了,朝廷穷你这个管家不好当啊”,李承乾的话让这几天受尽白眼的刘政会那个感动啊,连连说自己不过是尽了本分而已。

李承乾抬起手打断了他:“南诏和林邑粮食产量异常的高,最近工业区的储备库在南诏和林邑采购了大量的粮食,刘尚书下去后你去找张玄素大人,他会告诉你如何在南边搞到粮食,稍解燃眉之急吧,

押运的部队由令公子刘玄意为统军,只要粮食进了太仓,本宫算他军功一件。”

他早就惦记储备库粮食的来路了,可太子不说谁敢问啊,这回好了,不仅能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还能让自己家那兔崽子得一回军功,这简直是白送的军功啊,刘政会忽然觉得这几天的气受的值。

在大唐军功是要用命去换的,不是谁都能捞到押送国库存粮的便宜机会的。你看看那个不是手眼通天之辈,就说往云中和定襄一线押送军粮吧,那活儿是高履行他们这些皇亲国戚才能轮上的。

太子殿下真是好人啊,随即也顾不得脸面,连连向李承乾称谢。

李承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大唐是个农耕国家,农时是最重要的事,眼下关中各地正在忙于播种,朝廷施政的重心也必须向这方面倾斜。”,

“另外廉政部牛尚书,你要加快州县部门的建立,不仅要让他们监督下层的官吏也要他们向百姓切实的解说朝廷的法令。”

翌日,正在用早膳的李承乾被小丫头李丽质抓住了,原因是李承乾答应了她好多次答应她去长安的街市玩可总不兑现,这回小丫头学精了,一大早就到了东宫等着。

长安的西市则相当于现在的商贸大市场,多是平民百姓聚集之地,也有大量来自西域中亚等国与倭奴和高句丽的东亚客商汇集于此,人流客源也比其他坊市复杂,除了天南地北的来往商客,也有各国商旅和大批“胡商”。

大唐自开国之初,便制定了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了能引来大量胡人丰富中原文化及增加贸易收入,

早在唐武德年间,便曾推出了种种对外优惠政策,如武德二年颁布的《武德令》所载:蕃胡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

自李世民登基以来,民间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加之长安工业区产出的各种产品,这样让更多胡商趋之若鹜。

行人穿梭其中,随处可见贩夫走卒或商旅驼队,这也使得西市内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又如大衣行,豆家店,家具店,折扇店,酒楼等,在西市中可谓比比皆是。

《贞观皇储李承乾精校》 第四十二章 初见长孙悦(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