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第1/2页)
大荒真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工,他也不忙着修炼。他先花了三天时间,仔细阅读了《大丹直指》、《灵宝毕法》、《悟真篇》等丹经,重温了一下修炼内丹(金丹)的理论和步骤。然后,他又按入静、胎息、坐忘、虚无的步骤进入虚极静笃境界,再次温习了一遍老子亲授的《道德经》。这次听道,他专门关注内丹方面的内容。有了比较深厚的丹道基础后,他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然后,他按自己的理解结合自身实际将炼内丹总结为炼己、培药、立鼎、采药、炼丹、还丹、归鼎、养胎、换鼎、育婴、化神、返虚、合道13个阶段。其实,到归鼎内丹就结成了。后面的境界已经包括了炼气化神后的炼神返虚、炼虚合道阶段。或者是另外一种境界划分法结丹之后的元婴、元神阶段。其实,传统的丹经的论述与他看到的修真小说中说的很不一样。但是他已经有些习惯于按小说中构建的体系来解释丹经了。传统的丹经将筑基到合道成仙的一整个过程都叫做修炼内丹或金丹。有些过程很难截然分开,而熊清浦大部分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修炼,没有师友护持、提点,所以需要对整个过程有透彻的理解才行。要不然可能就不知不觉走偏了道路,比如他之前,积累了海量的真元,就是没有结丹。就是因为他太过依赖从外界摄取灵气,没有炼好体内的精和气的真种子,不得结丹门径,再炼也只是“炁”的量的积累,而无质的突破。这13个阶段,是按先性后命的北宗丹法划分的。对于先命后性的南宗,“炼己”主要是指修炼内功补足后天漏泄的精气,为炼丹做好身体的准备。“炼己”就是为炼内丹打好基础,对于讲求先性后命的北宗来说,炼己主要就是明心见性,做好心性的准备。因此,有时又叫“炼己筑基”。现在熊清浦真元浑厚异常,若炼南宗功法,已经筑基圆满了。而北宗要求“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是道家的明心见性,比佛家所讲的更易着手一些,要求也相对较低。易曰:“穷理尽性,以致于命,是了性了命”。修真必需穷究性命之理,性命之理通彻,方能了得性命。若性命之理不明,认不得性是何物,而欲了性了命,岂不是盲修瞎炼?修真人必需以生死为大事,然后穷理性命之源根,若一毫道理穷究不彻,则一毫性命做不稳。知一分,做一分;知的十分,做的十分。所以,欲修真,先要“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明白“心”各种含义。所谓“心”,它包含了两个大的概念:形质之心和有形无质之心。形质之心就是指心脏。心藏神,就是指识神和元神。识神也就是后天获得的思维,也称欲神、欲念、识心、主观意识等等。元神是指先天获得的本来面目,它的初级态称为元性,元神实质上是元性、元气、元精三种高级物质的聚合体。未修炼之人只能称之为元性,修炼之士尽管功力深浅不同,但元精、元气、已经开始与元性聚合,较常人的元性阳性成份增多,可以称为元神。修真理学认为,人将生时,元性始入。正阳真人云:“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自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入体,与母分离。”此一点灵光就是指元性。元性含有其自身许多年代的信息,非肉眼所见之物。熊清浦觉得这点元性就是每人投胎时的一点阿赖耶识种子,佛道两家名称不同,实际是同一种物质。诀云:“凡人投胎时,元性居方寸,而识神则居下心。下面血肉心,形大如桃,有肺以覆翼之(魄),肝以佐之(魂)。”也就是说,心分成两个部分,元性(元神)居住在灵台方寸也就是泥丸宫中。而识神居住在心脏中。有形无质的心又可分为魂、魄、意、志几个小概念。肺中藏魄,肝中藏魂,脾中藏意,肾中藏志。识心、主观意识,乃是进入修真之门的最大障碍。所谓明心,就是要修真人明白这一点,并且修德积善、陶冶性情、修持炼己、涤去凡心、复见元神真性。而除了平时的道德修养之外,具体修炼方法是用“听息法”调息入静,在静中制服凡心,识神退避、元神显现。所谓:“凡心一颗日夜磨,静里觅真诀无多。如能参透此诀理,大罗金仙舍尔何。”明心之诀要全在此矣。明白此理,就纲举目张了。何谓见性?所谓性,就是指真性,就是元神,就是本来面目。若见元神,必须先见性光,此光乃真性之光,是见真性元神的基础物质。元神乃是元精、元炁、元性的聚合,性光乃精、炁、神的升华显露,无光则难觅真性元神。性光,有采观法、送聚法、回照法等方法凝炼。采观法,就是外采入内,见则观之。光之不足送入太虚,聚取宇宙之灵能。亦为回光内照凝炼五行,洗魂炼魄以培元神。具体修炼方法是:观光法,也称回光法。“观光”之法,就是为了炼性。吾人
《出道仙元神一般都是谁》 第132页(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