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又把梅婷的报告,详细的看了一遍,不由得赞叹,大手笔这个唐秋离,颇有我年轻时的风范,至于有许多和日本人有牵扯的人,也在这次的抓捕之中,蒋委员长倒是很赞同。
这些人,叫嚣什么华北五省自治,摆明了是要分疆裂土,脱离中央,对于致力于用三民主义和机枪大炮一统中国的蒋委员长来说,这是他的大忌,和他一生追求的目标,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中央对华北鞭长莫及,现在有唐秋离替中央出手,给这些人一个教训,非常好,正和我意。
蒋委员长心情舒畅的时候,何应钦走了进来,“敬之,有什么事情吗?”以何应钦和蒋委员长的关系,没有客套的必要。
何应钦没有回答蒋委员长的话,把一摞厚厚的信件,放在蒋委员长面前,看门见山:“委员长,你知道发生在华北的事情吗?这是平津各界状告唐秋离暴行的信件。”
蒋委员长微微皱了下眉头,内心掠过些许不快,何敬之的手,也伸得太长了吧?华北地方政务上的事情,你作为军政部长也要插手,什么目的?
何应钦并没有注意到蒋委员长的态度,在他看来,唐秋离这次是犯了大忌,委员长最忌讳地方大员,拥兵自重,干预地方政事,擅自行事,与中央貌合神离。
唐秋离做的事情,恰恰是这几条都犯了,这是致命的,他想再烧几把火,“委员长,唐秋离在华北闹的太不像话,天怨人怒,擅自用兵,乱捕地方名流,政界要员,各国驻平津领事,都有抗议,说是中央默许,扰乱地方治安”
“唐秋离再这么干下去,说不定还要捅出多大漏子,到时候,闹的局面不可收拾,中央也不好说话,对您领袖的威望,也是极大的损害,所以,我建议,华北独立师唐秋离部,迅即调往陕北剿共前线,也免得后患无穷”
何应钦这番话说完,以为蒋委员长定会勃然大怒,就没有唐秋离的好果子吃了,哪成想,蒋委员长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敬之,这是地方上的政务,有行政院出来,那么军政部,管好自己那摊事儿,别的就不要操心了”
何应钦几乎像是被雷击般呆住了,直到离开蒋委员长官邸,他都像在做梦一样,唐秋离在华北搞出这么大乱子,蒋委员长竟然无动于衷,难道是老头子暗自授意?
他忽然打个冷战,和唐秋离交手,屡次落在下风,搬他不倒,难道老头子和唐秋离有什么幕后交易?以老头子的做事风格,有极大的可能,而且老头子这次,对自己好像很是不满意,有责怪自己越权之嫌。
要是老头子有了猜忌自己之心,以后就举步维艰了,何应钦觉得今天出门没有看黄历,事事不顺,他心情复杂的离开蒋委员长官邸。
蒋委员长看着窗外何应钦离去的身影,对这位老友兼同学,也是心情复杂,他想不通,敬之为什么处处和那个唐秋离为难,两人素未谋面,连政敌都算不上,而且,唐秋离对敬之的地位,丝毫没有威胁。
把唐秋离调走,亏得敬之想出来,有独立师在华北,最起码日本人忌惮三分,不敢轻举妄动,华北的事情就不用我分心,一心研究陕北剿共的大事情。
至于陕北剿共,独立师还是要去的,不过得等华北的局势稳定下来,唐秋离是我放在日本人身边的一张王牌,不到非常时刻,不能动。
随后,他给唐秋离去了一封长长的电报,除了对他的这次行动勉励有加之外,还特别提醒,要是有系误捕的政界人员,可视情况予以释放,至于有通共匪嫌疑的,则要严加处置,决不可放过一个。
在电报的最后,他告诉唐秋离,平津的事情,可以全权处理,中央概不干涉,只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触怒日本人,是首要一条,只需把处置结果上报中央即可。
拿到蒋委员长电报的唐秋离,知道自己这一宝押对了,一红帽子的名义,行抓捕亲日派之实,果然合蒋委员长的胃口,这封电报,就是给了自己尚方宝剑,可独断专行,余地大得很。
唐秋离不知道,事情完全朝着对他有利的一面发展,这里面,梅婷功不可没,出于复杂的心理,梅婷不希望唐秋离毁在这一场**离,她在给军统局的报告中,着重强调了这次行动,是针对平津两地的共匪,而对真实意图,轻描淡写,几笔带过。
梅婷知道,自己这份报告,不会在戴老大那里停留多久,很快就会呈到蒋委员长的案头,于是,她刻意揣摩蒋委员长的心思,做的报告,很对老头子的胃口,让老头子龙心大悦,也让何应钦吃了个大瘪子。
这件事情,梅婷没有打算告诉唐秋离,她是
《《重生之征战岁月》小说阅读》 第18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