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269部分 (第1/4页)

指环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一次进攻,就这样草草收场,随即,日军调来四艘大吨位军舰,专mén对付郑勇的岸防炮兵,三天ji战下来,要塞阵地上,至少落下近万发大口径舰炮炮弹,岸防炮被炸毁八mén,cào纵火炮的炮一旅一营的战士,伤亡四百余人,血染要塞。

日军也没有占到便宜,三天下来,被要塞岸防炮击沉的日军登陆艇,就有二十六艘之多,也亏得有这些大家伙在,日军的短shè程重武器,才派排不上用场,刘铁汉的压力,相对减轻不少。

唐秋离带着部队撤到京津附近的时候,他并没有派部队增援刘铁汉,而是让部队穿过京津走廊,南撤到保定、石家庄、衡水、涞源还能,蔚县一带,背靠太行山根据地,面向京津,休整待命,把在锦州招收的新兵一万三千余人,送回黄崖dong根据地,由新兵补充旅进行训练,他自己带领警卫大队,进入炮火连天的天津市。

天津市内,市面萧条,行人寥寥,谁还有心思在炮火连天之下做买卖,但秩序井然,警备部队在认真的巡逻,唐秋离很欣慰,铁汉兄的能力,是没的说,自己放心着呢。

在码头,天津守军指挥部里,唐秋离见到了明显消瘦,脸带疲惫之sè,眼睛布满血丝的刘铁汉,他的心头一阵热cháo涌动,硬骨头总是让老兄啃。

****

第四百二十三章 战略撤退

第四百二十三章战略撤退

唐秋离见到刘铁汉,从他的神sè之中,就知道他面临的压力,面对唐秋离关切的目光,刘铁汉只是淡然的一笑,他们两个之间,已经不需要任何语言来表示客气,一切尽在不言中,自从和这个比自己xiǎo十几岁的师长结识以来,跟随着他,才有独立师今天的辉煌局面。

在刘铁汉的心里,一直认为,自己能有今天这一切,都是眼前这个年轻人给予的,自己无以报答,只能替他挑重担。

以是傍晚,刘铁汉的指挥部里,大幅的天津军事地图前,唐秋离和刘铁汉还在认真的研究着当前的局势,唐秋离的意见很明确,部队必须马上撤离平津地区,必要时,更是要撤到太行山区腹地,黄河南岸。

留在东北锦州一带的特战分队发来情报,关东军进占锦州后,以四个师团的兵力,重新组建关东军南下兵团,日军已于三个xiǎo时之前,离开锦州,往山海关方向开进,特战分队正在尾随,监视其具体动向。

另外,安东情报站发来情报,日军大本营从朝鲜半岛,调集加强华北战场的二十万部队,已经在昨天跨过安东鸭绿江大桥,进入东北境内,目前集结于沈阳一带,随时可以南下入关,加入华北战场。

细算起来,加上从日本本土而来,目前正猛攻天津的援军,日军大本营调往华北的部队,已经达到六十五万人之多,再加上北平被围的香月清司将近二十万日军,兵力已经远远超过独立师在华北的所有部队,如果部队不尽早撤离平津地区,就有被合围在此地的危险。

而且冯继武报告,在日军猛攻天津的同时,北平城内的日军,多次向我外围部队发动进攻,意图和天津日军会合,夹击我军,均被我包围北平部队击退,但是,因为包围战线过长,兵力明显不足,多处方向显得薄弱。

香月清司也不是个庸才,只不过被唐秋离出其不意夺取天津的举动,吓破了胆,再加上判断失误,才处处落在下风,一旦有日军来援,北平的包围圈,迟早会形成hun战的局面,这不是唐秋离的本意。

北平方向好办,可打可走,天津方向是个大问题,正处在和日军jiāo火状态,黏在一起,如何把部队安全撤离天津,是个破费思量的事情,唐秋离和刘铁汉,研究的就是这个问题。

最怕的就是部队在撤离天津的时候,被日军发觉,趁势尾追,三十多万日军跟在后面,再加上北平的二十万,五十多万的日军,那还不像疯狗一样,咬着不放,先期撤到保定一带的部队,是可以展开阻击掩护撤退。

那就是和日军正面硬撼,等到朝鲜和关东军部队压过来,这部分部队脱身,又是个大问题,nong不好,独立师的部队,就得全军来救援,那就是一场大决战,面对八十五万日军,漫山遍野如蝗虫一般,唐秋离想想就头疼,这是正经八百的阵地战,一点儿取巧和用计谋的余地都没有,即便取胜,那也是惨胜,把老本儿搭得差不多了,想全身而退,那是做梦。

唐秋离思考良久,对刘铁汉说:“铁汉兄,事不宜迟,晚撤不如早撤,部队今夜就撤离天津,不给日军反应的时间,撤到衡水一线,背靠

《《重生之征战岁月》小说阅读》 第269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