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 永久书架

第5部分 (第1/4页)

想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67小说网www.67txt.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quot;坏"的字样时所愿望的东西而外,究竟还有没有任何"好""坏"的标准呢?特拉西马库斯的观点比较接近现在我们对社会的看法,但是人们还是愿意用好、坏、正义、非正义等名词来描述某件事情。这种思潮的存在是苏格拉底式的西方道德观和孔子式的东方道德观存在的基础。

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柏拉图(公元前427—437年)出自雅典贵族家庭,生逢希腊城邦危机初现的时代,曾力求用自己的哲学拯救国家和社会。后致力于教书育人,留下大量著作,主要作品以对话体写就,著名的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问题。他是一个很优裕的贵族,与三十僭主统治时期所牵涉的许多人物都有关系。当雅典战败时,他还是一个青年;他把失败归咎于*制,他的社会地位和他的家庭联系是很容易使他鄙视*制的。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对苏格拉底怀有深厚的敬爱;而苏格拉底是被*制判处了死刑的。因此,他之转向斯巴达去寻求他的理想国的影子。

斯巴达公民的唯一职业就是战争,他从一出生平就受战争的训练。经过部族首领的检查之后,病弱的孩子是要抛弃掉的;唯有被颇为茁壮的孩子才能得到抚养。所有的男孩子都放在一所大学校里面受训,一直到20岁为止;训练的目的是要使他们坚强,不怕痛苦,服从纪律。文化教育或科学教育都被认为是无意义的事;惟一的目的就是要造就全心全意为了国家的好战士。到了20岁,真正的军役就开始了。任何人到了20岁之后都可以结婚,但是一个男子必须在"男子之家"里生活,直到30岁为止;并且必须把婚姻当作仿佛是一桩违法的秘密事那样来处理。到了30岁以后,他就是一个羽毛丰满的公民了。每一个公民都属于一个食堂,和其他的成员在一片吃饭;他必须从他的份地(份地由非斯巴达人农奴耕种,斯巴达人的法律和习惯禁止他们自己耕种土地;既因为劳动是可耻的事,也为了要使他们能以永远自由地服兵役。农奴是不能买卖的,而是附着于土地上;土地分成份地,每个成年的斯巴达男子都有一块份地或者几块份地。这些份地,也象农奴一样,是不能买卖的)的生产其中缴纳一部分实物。斯巴达国家的理论是不让一个公民匮乏,也不让一个公民富有。每个人只能靠自己份地的出产而过活,份地除了自由馈赠而外是不能转让的。没有人可以私有金银,货币用铁制成。斯巴达的简朴是脍炙人口的。公元前五世纪一个来自雅典或米利都的异邦人在访问那些没有城垣的朴素无华的斯巴达城邦的散落的村庄时,他一定会有一种置身于远古时代的感觉,那里的人们要更勇敢、更善良也更纯朴,他们不曾为财富所腐化,也不曾被各种观念所困扰。对于一个象柏拉图那样地思索着政治学问题的哲学家来说,斯巴达国家似乎是最接近于理想的了。

从苏格拉底那里,他或许学到了对于伦理问题的首要关怀,"善"主导着他的思想,远甚于"善"主导着苏格拉底前人的思想,最好的国家就是那种由于具有最低限度的变动与最大限度的静止的完美、从而也就最能模仿天上的样本的那种国家,而它的统治者则应该是最能理解永恒的"善"的人。柏拉图认为只有掌握了智慧的人才能成为国家领导人,智慧就在于对于"善"的知识;并且他还会以苏格拉底的学说来补充这个定义,那就是,没有人会有意地要犯罪,因而凡是知道什么是善的人就会做出正当的事情来。从字面上来看,统治者必须是一个最善良的人。这个东西也是现在老百姓心中最好的人选,的确非常具有鼓惑性。孔子也认为,只有君子才能治理国家。问题是最善良的人和理论上的君子在哪里可以找到。后来的统治者给出了答案:神(基督)或者神的传人(天子)。

柏拉图对统治者的理解和以斯巴达为蓝本建立的理想国,是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我摘录一段:柏拉图一开始就认定公民应该分为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只有最后的一种公民才能有政治权力。他们的人数比起另外的两个阶级来要少得多。一开头似乎他们是被立法者所选定的,此后则他们通常便是世袭的了;但是在例外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低等阶级中提拔上来有希望的孩子,而在卫国者的孩子中遇有不能令人满意的孩子或青年时,也可以把他们降级。青年人到达一定的年龄以前,是不许看到丑恶与罪恶的。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

《一个平凡的人小说》 第5部分(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